医工互联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回复: 0
收起左侧

超声诊断学重点(考试专用)

[复制链接]

  在线 

发表于 2022-11-10 19:2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文档版看首页进资料群获取)
近场区:在临近探头的一段距离内,束宽几乎相等,称为近场区,近场区为一复瓣区,此区内声强高低起伏。(lmm= r2 (mm2)/ λ mm)
远场区:探头远方为远场区,声束开始扩散,此区内声强分布均匀
B型超声诊断法:又称二维超声诊断法。它是将回声信号以光电的形式显示,称为灰度调制法。回声强则光点亮,回声弱则光点暗。通过不同的扫查方法获得二维超声。
A型超声:为振幅调节型,单条声束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各个界面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散射和反射回声,在示波屏时间轴上以振幅高低表示。
M型超声:为辉度调制型并且为活动显示型,是以单声束取样获得界面回声,示波屏Y轴为时间轴代表界面深浅,X轴为另一外加的慢扫描时间基线代表较长时间内的超声与其他有关生理参数显示线为原理的超声仪。
逆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表面一定方向上施加电压,在电场作用下引起压电材料形变,电压方向改变,形变方向随之改变,形变与外加电压成正比,这种因电场作用引起形变的效应称逆压电效应(或负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的一定方向上,加上机械力使其发生形变,压电材料的两个受力面上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改变用力方向,电荷的极性随之变换,电荷密度与外加机械力大小成正比,这种因机械力作用引起表面电荷的效应称正压电效应。
荡击波征: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声束穿越心尖时,处于大量积液内的游离状态的心尖其摆动幅度最大,M型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尖波群时有时无,即收缩期出现,舒张期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SAM征:肥厚型心肌病患者,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增厚的室间隔向左心室流出道局限行膨出,可导致左心室梗阻,此时二尖瓣前叶曲线E峰与室间隔相撞击,EF斜率减慢,CD段出现向上(向前)的异常凸出波形称SAM征
驼峰征:肝肿瘤向肝表面隆起类似“驼峰”,称为驼峰征
盗血综合症:指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者闭塞,引起同侧椎动脉血流逆行流向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症候群
超声诊断学: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声源:能发生超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束:指声源发出的声波
声场:弹性介质中充满超声能量的空间,称为超声场。
反射:当声波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由于声阻抗不同,在其分界面上,一部分能量返回第一种介质称为反射。
透射:一部分能量穿过界面进入第二种介质并继续向前传播,称为透射。
衰减: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声能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超声的衰减。
折射:穿过大界面的透射声束,当两种介质的声速不同时,就会偏离入射声束的方向而传播,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多普勒效应: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存在着对向运动时,接收器收到的声波频率发生改变,这一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纵向分辨力(又称轴向分辨力、距离分辨力或深度分辨力):指的是辨别位于声束轴线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能力。一般的B超显像仪,其纵向分辨力可达1mm左右。
横向分辨力,指的是辨别处于与声束轴线垂直的平面上两个物体的能力。
时间分辨力:指彩色多普勒系统能迅速的反应实时成像中不同彩色及彩色普的能力。时间分辨力及反映心动周期中血流的不同位相的能力。
侧向分辨力:侧向分辨力是指垂直于超声束轴线平面上与线阵探头轴方向一致的轴线上,能分辨相邻两点(两个病灶)间的最小距离。
B型诊断法:B型诊断法即辉度调制型。本法以不同辉度的光点表示反射讯号的强弱,反射强则亮,反射弱则暗,称为灰阶成象。当成象速度达到每秒24~30幅时,则能显示脏器的活动状态,称为实时显像。B型诊断法就是根据一系列人体切面声像图进行诊断。高灰阶的B型扫描仪,可清晰显示软组织的微细结构,为当前其他影像诊断方法所不能比拟,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超声诊断法。
伪差:又称伪像、假像、伪影等。指由于成像系统原理上的不足、技术上的限制、方法上的不全、诊断上的主观臆断等等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图像畸变或假像,以及检测得到的数据与真实情况有差异的均属伪差。它可导致误诊,故须充分了解其原因和特征,以鉴别真伪。
振铃效应:又名声尾。系声束在传播途径中,遇到一层薄的液体层,且液体下方有极强的声反射界面为其条件,声像图上见长条状多层重复纹路分布的光亮带。
镜面效应伪差:又称镜面图像伪差或镜像伪差。表面光滑的强反射大界面,如膈肌、胸大肌,作为一镜面反射器,使声束反射产生镜面像的伪差。
混响效应:声束扫查体内平面大界面时,部分声能量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多次反射多次影像重叠,使超声图像暗淡的现象。声源停止后,声波多次反射或散射使回声延续的现象。
后壁增强效应:指在常规调节的DGC系统下所发生的图像显示效应,而不是声能量在后壁被其他任何物理能量所增强的效应
增益调节伪差:因增益调节不当所致的伪差。增益过低可使目标变小、回声变暗,增益过高可使目标变大、回声增强而造成误诊,如使内部回声增多的小囊肿误诊为实性肿物。
部分容积效应:当物体尺寸小于声束束宽或虽大于声束宽,但部分在声束内时,则病灶回声与周围正常组织回声重叠的效应。
部分容积效应伪差:当邻近的两个目标并列于超声束下,在声像图上可出现两者相互重叠的图像伪差。如十二指肠和胆囊与它们附近的肿大的淋巴结的重叠,可酷似胆囊结石或肿瘤,而导致误诊。
旁瓣效应:指旁瓣与主瓣同时扫查物体成像,两者回声相互重叠,因旁瓣对同一靶标测距长而图形甚淡,所形成的虚线和虚图。即第一旁瓣成像重叠效应。
旁瓣效应伪差:旁瓣与主瓣同时检测物体,两者回声相互重叠所形成的伪差。如女性膀胱后壁因子宫前突,在其两侧呈现“纱状披肩”图形。
测距伪差:由于声速差异、折射以及仪器与探头等各种原因造成超声成像诊断仪测量距离时的伪差。
实性回声:在图像上的某一区域,无后壁和后壁增强效应,可肯定为实质的回声,称为实性回声。
声影:指在常规DGC正补偿调节后,由于障碍物的反射或折射,声波不能到达的区域,在组织或病灶后方所演示的回声低弱甚或接近无回声的平直条状区,见于气体、结石、钙化及致密软组织回声之后
牛眼征:病灶中心强回声区出现液化坏死形成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类似牛眼,称为牛眼征。
靶环征:某些肿瘤病灶,在其中心强回声区的周围形成低回声的同心圆环,称为靶环征。见于肝转移 癌及胃肠道肿瘤等。
假肾征:中间为强回声,周围为弱回声,整个形态类似肾脏的图形称为假肾征。常见于正常胃亦可见于肠道肿瘤 。
晕圈:肿瘤边缘的弱回声所形成的透声环称为晕圈,多见于肝癌病灶周围
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子宫内金属避孕环或腹膜游离气体、肝内胆管积气等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的狭长带状回声,形如“彗星尾”,称为彗星尾征。
结石滚动征:在胆囊结石时,其内可见强回声团伴声影,且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此即结石滚动征。
WES征:胆囊内充满结石,当增厚的胆囊壁弱回声带包绕着结石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简称为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
双筒枪征:又称平行管征。肝管或胆总管扩张时,声像图上形成与门静脉平行的直径相近或更粗的管道图像,形似双筒枪,故名。
宫腔分离征:当有粘膜下子宫肌瘤时,因其位于宫内,可致宫腔回声一分为二。
反向靶征:中心为低回声,周围绕以强回声的同心圆形团块状声像。多见于肝转移癌。
层流:红血球以相当一致的方向和速度流动的正常血流。其多普勒频移的增减与大小相似,速度分布剖面图呈中央在前,两侧靠后的抛物线状。频谱呈狭带状,回声密集,Reynold数小于1000。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呈单一色彩,中央鲜亮,两侧依次变暗。其可听血流信号呈平顺的乐声。
空窗区:在多普勒频谱图上,频带与基线之间的无回声信号区。
湍流:红血球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不一致的异常血流。其多普勒频移大小不均,正负不一。频谱呈宽带形,回声稀疏,Reynold数大于2000。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呈多色混杂状。其可听血流信号呈粗糙的混杂音。湍流又可分为紊流、射流和涡流三型:
紊流:频谱形态不规则,单向主频谱充填、流速40~60cm/s,有低幅负向频谱。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彩色明亮,正向血流红中带黄,负向蓝中带紫。此型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及各瓣口关闭不全。
射流:频谱呈完整的单向波形,有明确的主频谱且部分充填,血流速度100~200cm/s,甚至更高。加速和减速时间均延长。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正向血流呈红色鲜亮并带黄色,负向血流呈蓝色鲜亮并带白色。
涡流:血流经过严重狭窄后进入扩张的血管腔或心腔,形成许多小漩涡、离散的紊乱血流。频谱无规则、呈双向、无明确主峰。主频谱全充填,流速80~140cm/s。彩色多普勒显示五
彩镶嵌的血流。可闻血流声嘈杂刺耳响度大。此种血流多见于室间隔缺损、瓣口返流及明显的动脉狭窄等病症。
A/B比值(A/B  ratio):血流循环阻力指标之一。其中A为收缩期最高(峰值)血流速度,B为舒张期最低(或峰值)血流速度。A/B正常值为1.2左右。60岁以后此值缩小,若A/B>1.05,80%是正常的;A/B<1.05,则88%有异常。若A/B=7.5,血管狭窄<60%;A/B=11,血管狭窄>65%;A/B=18,则狭窄>90%。
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液循环阻力指标之二。其计算公式为:RI=(Max vel-Min vel)/ Max vel,式中Max vel为收缩期最高(峰值)血流速 度,Minvel为舒张期最低(或峰值)血流速度。正常值为0.55~0.75。大于0.75表示阻力增高;小于0.55表示阻力减低。
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血液循环阻力指标之三。其计算公式为:PI=(A-B)/ M。式中A为收缩期最高(峰值)血流速度B为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M为平均血流速度。PI对估测血管管腔有否阻塞较有帮助。
阻抗指数(Impedance Index,ImI):血液循环阻力指标之四。其计算公式为ImI=A×M/ B2
,式中A为收缩期最高(峰值)血流速度,B为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M为平均血流
速度。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其脐动脉的ImI明显增高
羊水指数:B型超声测量四个象限的羊水最大垂直径,并将其相加,正常时其约为80mm。若大于180mm为羊水过多,小于50mm则提示羊水
过少,此时应警惕胎儿畸形。
CDFI (CDFI即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应用于心血管、腹部及周围血管等,提高了超声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它具有色强显示(流向显示:以蓝红色分别表示离开或迎向探头,深浅表示平均流速);色彩显示(流速增强显示);色差显示(湍流显示)。

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及肝管的各级分支均伴行,三者在肝内的分布基本一致,并由结缔组织鞘包裹,此三者组成Glisson系统。
第一肝门:肝横沟处,有门静脉,胆管,肝动脉等出入。
第二肝门: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
第三肝门:右后叶肝静脉和尾状叶的小静脉出肝部位,这些静脉出肝后直接汇入下腔静脉
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及肝管的各级分支均伴行,三者在肝内的分布基本一致,并由结缔组织鞘包裹,此三者组成Glisson系统。
回声:肾<肝<脾
1. 肝囊肿的声像图
a,肝内见类圆形无回声区。
b.壁薄而光滑,可见侧后声影,后方回声增强,部分囊内可见分隔光带。
c.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合并感染或出血囊内可见点状回声。鉴别诊断
肝囊肿主要与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断面相鉴别:肝内血管的形态随超声切面的不同而变化,彩色多普勒检查肝内血管内被彩色血流信号充填。扩张肝内胆管在某些切面与胆道相通。
多发性囊肿要注意和多囊肝鉴别:后者无正常肝实质回声,常合并肾脾胰多囊性改变。
2.原发性肝癌
巨块型:最常见,肿瘤直径可达10cm以上。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结节,肿瘤结节直径<5cm
弥漫型:肝内弥散分布细小的癌结节,直径常<1cm
声像图:依肿瘤的部位、多少、大小及病程等可呈现不同的声像图。通常小肝癌(?≤3cm)多表现为低回声团块
直接征象:。当肿瘤≤5cm时,多呈园形,低回声或结节状低回声,也可呈高回声,肿瘤周围可伴有声晕,周围及内部彩色血流显示不丰富。当肿瘤>5cm时,呈园形或不规则结节状等回声,少数呈结节状高回声,肿瘤周围多有声晕,CDFI示丰富抱球样血流。
肝癌伴癌肿出血、坏死液化时,肿瘤呈混合性回声。弥漫性肝癌呈肝内布满低回声结节,有时仅呈现肝内光点增粗而无结节样回声。巨块型周边可见卫星结节。
间接征象 (1) 肿瘤压迫血管,造成血管变细、绕行、截断;(2) 肿瘤增大或位于第一肝门处时,可压迫肝管引导肝内胆管扩张。
转移征象 (1) 肝癌伴肝内局部转移,在原发肿瘤周围出现卫星状布散的小结节;(2) 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时,门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出现低回声,并管腔增宽。(3) 肝癌伴淋巴结转移,在肝门处、腹主动脉旁、锁骨上出现园形低回声肿大淋巴结;(4) 晚期肝癌患者出现腹水、胸水。
鉴别诊断
1.低回声小肝癌与肝囊肿鉴别 肝癌为低回声且后方回声无增强或稍有增强,肝囊肿为无回声区且后方回声显著增强。
2.回声增强型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 前者内呈结节状回声,周围多有声晕,肿瘤质硬,后者呈网络状结构回声,周围多无声晕,肿瘤质软。
3.混合回声型肝癌与肝脓肿鉴别 声像图较难鉴别,主要是结合病史及短期随访。
4.弥漫型肝癌与肝硬化鉴别 除根据甲胎蛋白指标外,前者肝脏体积常增大,而后者肝脏体积则缩小。
肝血管瘤
肝脏毛细血管瘤 :在肝内出现园形或椭圆形高回声,边界清晰,边缘不整齐,呈花边状,内呈筛孔状。常较小,直径一般在1 --3cm,彩色多普勒探测由于血流速度甚低,大多数病变均难以显示血流。
海绵状血管瘤 :本型血管瘤一般较大,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探测可有星点状血流信号。小血管瘤肿瘤呈圆或椭圆形强回声;内可见细小筛孔状弱回声;边缘清晰,其周无弱声晕;
因无特异性,应连续复查
大血管瘤:形态不规则,可为弱回声;内部回声复杂,强弱交错;边缘清晰,其周无弱声晕;后方回声可有增强,有压缩性。
诊断要点
1、肝内强回声型、弱回声型、边缘回声增强型或混合回声型团块,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不均匀、网格状
2、肝脏大小及实质回声正常
3、瘤体边缘及内部无血流信号或有少许点状彩色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1、肝癌  肿瘤常伴有声晕,肝实质回声粗糙、不均,门脉可有癌栓,瘤体内有丰富的动、
静脉血流,血AFP增高。
2、局限性脂肪肝  主要依据瘤体形态及分布状况3、脂肪肝中局灶性正常肝岛组织 主要瘤体形态、分布状况及正常肝实质回声状况。
4.肝硬化
病理分类分:小结节性(直径3mm以下)、大结节性(直径大于3mm)和混合性肝硬化三类。
临床分: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
超声图像:
1、肝脏缩小、形态失常,肝包膜增厚,回声增强,厚薄不均。肝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或结节状。肝边缘角变钝或不规则。
2、回声弥漫性增强,光点密集,分布不均匀。3、肝内密布短小粗线状增强回声,或不规则的条索、斑片、网状增强回声,围绕不规则形状的低回声区。
4、门静脉增宽,内径>1.4cm
5、三支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
6、肝动脉代偿性增粗,血流速度增大
7、胆囊壁增厚、囊壁不光滑,呈“双边影”
8、脾脏增大、脾静脉增宽
9、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脐静脉开放
10、腹水
门脉高压声像图 (继发征像)
(1) 侧枝循环开放 脐静脉重新开放使圆韧带内已闭塞的脐静脉分离而出现管状无回声区,自门静脉左支囊部延向腹壁。彩色多普勒检查门静脉左支彩色条状管道沿肝圆韧带方向一直通向肝表面,并穿过肝包膜及肌层至腹壁。
(2)脾脏肿大 脾脏径线测值增大,脾静脉内径增宽(>0.7cm)。
(3)腹水 肝前、肝肾间隙、腹腔、盆腔出现无回声区,形态不定,且随体位改变而有相应变化。 中晚期常可见右胸水。
(4)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双边(可以和癌性腹膜炎时渗出性腹水的胆囊壁“单层结构”相鉴别)
(5)肝门区和脾门区血管海绵样变:门静脉及分支或脾静脉及分支部分或全部受阻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分别在肝门或脾门区形成网状交叉血管。
(6)门脉内血栓:较少见(血流缓慢至红细胞沉积所致)
肝硬化胆囊壁双边的原因主要为:1:门脉高压,胆囊静脉回流受阻。2:淋巴结肿大,淋巴液回流受阻。
5.肝脓肿的声像图
1.肝脏肿大程度,形态正常、局部隆起,或全肝增大形态失常。
2.常见肝实质异常回声有以下几种:
(1)脓肿前期(早期):局限性不均匀低回声,边界不清。
(2)胆道感染的肝脓肿:沿胆道分布多发性粗大的点状或团状强回声
(3)脓肿形成期:发病10天~1个月左右,脓腔内呈无回声液性暗区,多为圆形、椭圆形,脓腔壁回声较强,厚度为2~5mm,后壁及脓肿深部肝组织回声增强。
(4)肝脏多发性粟粒样小脓肿:呈弥漫性或散在多发性点状或斑片状回声,多无明确无回声区,应在短时间内多次超声随访。多个小脓肿液化、融合形成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后,经超声定位穿刺可抽出黏稠脓液。
(5)脓肿恢复期:穿刺排脓后,无回声区变小,散在的中小点状或斑片状回声,残腔内少量液体;最后残腔消失,遗留增强的中小点或纤维条索。
3.彩色多普勒检查脓肿病灶,其周围肝血管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脓液内则无此征象。
4.急性肝脓肿病灶回声较模糊,呈中小光点,分界不清。脓肿形成时,腔壁回声增强与周围肝组织易分辨。巨大肝脓肿,肝内血管可受压移位,周围脏器右肾、胆囊等可随肝脏肿大而移位。
5.慢性肝脓肿的脓腔壁回声强,厚可达3~8m,内膜面高低不等,可能有少许彩色血流;脓腔内回声与内容物有关,稀薄脓汁呈无回声,含有坏死组织时,液性暗区内有杂乱的斑点、絮状条索与团块、黏液脓液者近似低回声。
6.肝脓肿伴右胸积液,右后叶或巨大肝脓肿可伴有右胸膜腔渗出性积液,小量积液在右肋膈角,大量积液右胸腔见液性无回声
鉴别诊断:
未液化的早期肝脓肿及肝脓肿液化不全期应与肝癌鉴别,结合病史及短期随访复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完全液化的肝脓肿与肝囊肿鉴别:肝脓肿壁厚,不规则,无侧后声影。肝囊肿壁薄,可见侧后声影。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或假性硬化症,多发生在青少年。声像图表现:肝肿大,实质回声不均,但肝内管道分布和走向正常,脾可肿大。无特征性超声图像改变,难与其它肝病鉴别,应结合临床考虑。
慢性血吸虫肝
典型声像图表现:肝脏左叶增大,右叶缩小,肝实质回声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网络状或地图样回声分布。肝内门静脉管壁明显增厚,内径变细,门静脉走向扭曲。晚期合并门静脉高压时,可见脾脏肿大,合并腹水。部份可见门脉海绵样变。
弥漫性脂肪肝1、肝脏增大,肝包膜整齐平滑,边缘处较圆钝。
2、肝实质回声密集、细小、增强,称明亮肝。
3、肝实质回声近声增强,远声逐渐减弱,称衰减。
4、肝内血管结构显示欠清。
鉴别诊断
肝癌   癌肿回声有球体感,伴有声晕,血管征象及肝实质多有回声粗糙、肝硬化表现。局灶性脂肪肝的弱回声区边界欠清,无球体感,血管走行正常。
弱回声血管瘤:  肝血管瘤多位于血管周边,内部呈网格状结构,仔细辨认周围有小血管伸入,即“裂隙征”,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稀疏,脂肪肝时血管走行正常.
多囊肝的声像图:肝脏体积增大,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内可见无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常合并肾脾胰的多囊性改变。有家族遗传病史
转移性肝癌
声像图特征
肝内出现二个以上(极少有单个)大小相仿的园形或椭圆形实质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呈多样化。主要与原发灶的病理类型不同有关,但同一患者肝内所有肿瘤回声应为相同,肿瘤内一般无血流信号。 胃肠道,泌尿系来源一般为高回声,胰腺及肉瘤来源一般为低回声,乳腺及肺来源则为高回声,周边伴有声晕(牛眼征)淋巴瘤肝转移多为低、无回声,边界清,需与肝囊肿鉴别。
二尖瓣狭窄
一. 病理生理:二尖瓣炎症,水肿  → 瓣膜增厚、粗糙、粘连、融合  → 瓣口狭窄:
.隔膜型:  瓣体病变轻,弹性较好.
.漏斗型 : 粘连增粗并纤维化、钙化→瓣下结构缩短变硬,形成漏斗状.
A二尖瓣口面积4--- 6cm2
二尖瓣口狭窄:
轻度:1.5 —  2cm 2   压差10 mmHg   
中度:1.0---1.5 cm2   压差10-20mmHg   
重度:     <1.0 cm 2    压差>20mmHg
临床表现:  左心衰,  肺水肿.
超声检查:左心长轴, 心尖四腔,二尖瓣水平短轴观,M型二尖瓣前后叶波群(IIB区),心底波群 (IV区)
四. 声像图特点:
1. 切面超声心动图:
(1) . 二尖瓣回声增强, 增粗, 粘连 瓣口变小
(2) . 二尖瓣前叶瓣体弹性好,前叶呈圆隆状开放,瓣体在舒张期突向左室流出道,若瓣体纤维化钙化,瓣口失去正常呈鱼嘴形,边缘不光整,瓣口面积<2.0 cm
(3) 风湿侵犯瓣下结构,腱索增粗,缩短
(4) 左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
(5) 左房,左心耳血栓形成
2.M型超声心动图:
(1) . 二尖瓣前后叶活动曲线呈城墙样改 变,EF 斜率减低,A波消失,前后叶呈同向运动.
(2) .E峰下降垂直距离<6mm  正常人>16mm
(3) . 瓣膜增强增粗.
(4) .心底波群,左房增大
3.多谱勒超声心动图
(1).  通过狭窄口,血流速度加快,峰值  超过2m,频谱为宽带充填
(2).  彩色多谱勒血流  二尖瓣靠左室侧见以红色为主的五色镶嵌的血流束.
(3). 运用 CW可计算二尖瓣跨瓣压差
五. 鉴别诊断
(1). 与二尖瓣口血流增多鉴别: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 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2) 与二尖瓣口面积减小鉴别: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扩心等
二尖瓣关闭不全:二.临床表现有效心搏量下降,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
超声检查左室长轴观,心尖二腔和四腔观,重点观察房室腔大小,二尖瓣叶,腱索,乳头肌情况。
声像图表现
1.切面超声心动图:(1).二尖瓣叶回声增强,合并狭窄瓣叶形态改变更明显(2).二关瓣关闭时,前、后叶不能合拢,短轴观见缝隙,若腱索断裂,二尖瓣前后叶在收缩期脱入左房,呈连枷样运动,此时,开放幅度增大。(3).左房、左室增大,肺静脉增宽。
M型超声心动图(1).不合并狭窄时,取二尖瓣波群,心底波群,二尖瓣活动曲线增强,EF斜率增快。(2).二尖瓣脱垂时,可见CD段呈吊床样改变,吊床与CD段距离大于3mm。(3).合并狭窄,二尖瓣开放受限,关闭时见CD段呈双线。(4).左房、左室增大。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1).收缩期二尖瓣口靠左房侧探及负向单峰充填波形,顶峰圆钝,峰值超过2 m/s,左室功能正常,返流峰值>4 m/s。(2).彩色多普勒血流:收缩期自二尖瓣口到左房的异常返流束,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血流束,若二关瓣前、后叶脱垂,血流方向呈偏心性。(3).返流的程度评估:采取半定量,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小于20%为轻度,20%—40%中度,大于40%重度。
五、鉴别诊断1.与左房、左室扩大疾病相鉴别:冠心病、心肌病(左心室为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心病。2.与生理性返流相鉴别:信号弱,范围局限,占据时间短,多在收缩期早中 期。
房间隔缺损
一,房间隔缺损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胚胎期原始房间隔的发生、吸收及融合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房间孔。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心血管畸形合并存在。本病较多见于女性。
二,病理分型:
房间隔缺损分原发孔型与继发孔型,通常房缺是指继发孔型。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为四型:
中央型又称卵圆窝型,位于房间隔中部相当于卵圆窝部位,此型最常见,76%
下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下方,与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12%
上腔型,位于房间隔后上方,缺损与上腔静脉入口无明确界限,3.5%
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以上的巨大房间隔缺损,8.5%
三,超声检查:检查方法:剑突下四腔、主动脉根部短轴、胸骨旁四腔、心尖四腔。剑突下四腔观是显示房间隔缺损的最佳切面,声学造影,经食道超声,三维超声。
房间隔中部(卵圆窝处)呈菲薄的低回声光带,心尖及胸骨旁四腔、主动脉根部短轴观上卵圆窝处易出现假性回声失落,应注意识别。
1、切面超声心动图:
(1)房间隔局部回声失落或中断: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
(2) 断端回声增强,增宽,并随心动周期左右摆动。
(3)右心房容量负荷过重表现:右室扩大;三尖瓣环扩大,幅度增强,三尖瓣叶活动幅度大;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增宽,室间隔运动平坦,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
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彩色多普勒显像:左房向右房分流的过隔血流,艾森曼格综合征出现双向或右向左的分流。
(2)脉冲多普勒法:
1.房水平分流取样容积置于房间隔缺损处或缺损口右房侧偏右下,显示正向(左向右分流)湍流频谱,始于收缩早中期,持续至舒张末期,收缩末期达最大分流速度,分流速度达40mm/s以上有诊断意义;
2.肺动脉内收缩期血流速度快,流量增加.伴肺动脉高压者多有肺动脉瓣返流;
3.三尖瓣口流速增快,流量增大 .
3、声学造影检查
房间隔缺损: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时,缺损口右侧出现造影剂缺损区称负性造影,部分无房水平右向左分流者做Valsalva动作,使右房压力升高,可见造影剂进入左房。若伴有肺动脉高压,右房压升高可见造影剂经过缺损口进入左方。
3,诊断标准:a切面超生心动图多个切面显示房间隔回声失落。B多普勒显示房水平有左向右分流。C常伴或不伴右心容量负荷过重表现。
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疑有小的房间隔缺损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示不清,房水平分流不明确者,应作TEE检查。TEE探头位于左房后房,离房间隔近,声束与房间隔接近垂直,可显示房间隔全貌及缺损的大小、部位。
鉴别诊断:
卵圆孔未闭,
肺静脉畸形引流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5%,胎儿期动脉导管被动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出生后,大约15小时即发生功能性关闭,80%在生后3个月解剖性关闭。到一年,在解剖学上应完全关闭。若持续开放,并产生病理,生理改变,即称动脉导管未闭。
一,1、症状:分流量小,常无症状。   2、体征: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Ⅱ肋 间偏外侧有响亮的连续性杂音。向左上颈背部传导。伴有收缩期或连续性细震颤。出现肺动脉高压后,可能仅听到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及分裂,肺动脉瓣可有相对性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分流量较大时,由于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增多。增速,心尖部有短促的舒张中期杂音。可有周围血管体征,包括:颈动脉搏动增强,脉压加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枪击音和杜氏征等。
二, 1、心电图分流量大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大、偶有左心房肥大,肺动脉压力显著增高,左、右心室肥厚,严重者甚仅见右 心室肥厚。  
2,超生心动图表现:
切面超声:1,直接显示未必动脉导管,a于主动脉根部短轴观显示左右肺动脉分叉处或肺动脉根部有回声失落,并与其后方胸主动脉想通,可显示导管的形态粗细长度测量b胸骨上主动脉长轴观于左锁骨下壁对侧或者下方管壁回声失落,并于主肺动脉远端想通。2肺动脉极其分支扩大,搏动增强。3左心容量负荷增大。
m型超生心动图:伴肺动脉高压时可现实肺动脉瓣曲线呈w型或者v型,左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增大。
心导管检查当肺血管阻力增加或疑有其他合并畸形时有必要施行心导管检查,它可发现肺动脉血氧含量较右心室为高。有时心导管可以从肺动脉通过未闭导管插入降主动脉。   
4、心血管造影逆行主动脉影对复杂病例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在主动脉根部注入造影剂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未闭动脉导管也能显影。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它可单独存在,也可是某种复杂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约为先心病总数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缺损在0.1-3cm 间,位于膜部者则较大,肌部者则较小,后者又称Roger氏病。缺损若<0.5cm则分流量较小,多无临床症状。缺损小者以右室增大为主,缺损大者左心室较右心室增大明显。
一,疾病类型
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分为五型:   
▲室上嵴上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动脉瓣之下,少数病例合并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室上嵴下缺损:位于室间隔膜部,此型最多见,约占60-70%。   
▲隔瓣后缺损:位于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隔瓣后方,约占20%。   
▲肌部缺损:位于心尖部,为肌小梁缺损,收缩期时间隔心肌收缩使缺损变小,所以左向右分流量小。   
▲共同心室:室间隔膜部及肌部均未发育,或为多个缺损,较少见。
        二,病理生理:由于左心室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右心室,因此室间隔缺损时,分流方向为左室到右室,造成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缺损大小及肺血管床状况有关。
1,缺损小于0.5cm时,左向右分流量很小,可以无功能上的紊乱。为低阻力,小分流。
2,中等大小的室间隔缺损(0.5~lcm)时,有明显的左向右分流,肺循环流量超过正常2~3倍,肺动脉压正常或轻度升高;低中阻力,大分流。
3,大型的室间隔缺损,缺损达lcm以上,面积超过1/2主动脉内径,肺循环的血流量可为体循环的3~5倍,则分流量很大。高阻力小分流。
随着病程进展,肺循环量持续增加,很高的压力冲向肺循环,使肺小动脉痉挛,产生动力型肺动脉高压,以后,渐渐引起继发性肺小动脉内膜增厚及硬化,形成阻力型肺动脉高压。此时,左向右分流量显著减少,继而呈现双向分流,甚至反向分流,临床上出现紫绀,发展成为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缺损小,可无症状。缺损大者,症状出现早且明显,以致影响发育。有心悸气喘、乏力和易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有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紫绀,本病易罹患感染性心内膜炎。
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左、右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回音有连续中断,多普勒超声:由缺损右室面向缺孔和左室面追踪可深测到最大湍流。  
1,切面超生:a室间隔回声失落。b膜部间隔瘤。C左右室容量负荷过重。D肺动脉高压。
2,心导管检查   右心室水平血氧含量高于右心房0.9%容积以上,偶尔导管可通过缺损到达左心室。依分流量的多少,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四,体征: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界向左下扩大,典型体征为胸骨左缘Ⅲ-Ⅳ肋间有4-5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向心前区传导,伴收缩期细震颤。若分流量大时,心尖部可有功能性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及分裂。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区有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原间隔缺损的收缩期杂音可减弱或消失。
五,心脏检查
心前区常有轻度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能扪及收缩期震颤,并听到Ⅲ一Ⅳ级全收缩期杂音;高位漏斗部缺损则震颤和杂音位于第2肋间。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分流量大者,心尖部尚可听到柔和的功能性舒张中期杂音。肺动脉高压导致分流量减少的病例,收缩期杂音逐步减轻,甚至消失,而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则明显亢进、分裂,并可伴有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心电图检查
缺损小示正常或电轴左偏。缺损较大,随分流量和肺动脉压力增大而示左心室高电压、肥大或左右心室肥大。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则示右心肥大或伴劳损。 一、X线:缺损小者心影多无改变。缺损中度大时,心影有不同程度增大,以右心室为主。缺损大者,左、右心室均增大,肺动脉干凸出,肺血管影增强,严重肺动脉高压时,肺野外侧带反而清晰。
胆囊:位于肝右叶脏面的胆囊窝内,
形态:为空腔脏器,多呈梨形。分底,体,颈三部分。
体表投影:底部游离、体表投影一般在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缘的交界处,颈部借结缔组织连于肝右叶脏面,体部位于颈底之间。
大小:长7-12cm,直径小于3cm ,胆囊管内径2-3mm,长4-5cm。
胆管:以肝门为界 肝内外胆管 肝内胆管:毛细胆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 →肝总管(长3-4cm,内径 4-6mm)
肝外胆管:肝总管与胆囊管合成胆总管。(长4-8cm,内径:6-8mm),上段与门静脉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与胰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        
.肝内胆管:与相应门静脉伴行,在其前方,内径小于2mm,右肝管与右门脉支伴行.左肝管与左门脉支伴行(左门脉支呈典型的 “ 工 ”字形)。二级以上肝内胆管一般不显示。
肝外胆管
肝外胆管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与门脉伴行,有肝作声窗,易于显示,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并延伸进入胰头背外侧,与胰管会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下段有大量肠气干拢,不易显示。
① “米老鼠征”。在肝门附近横断层时,肝外胆管有时和肝动脉、门静脉共同显示为三个圆形的管腔结构,即门静脉是“头”,肝外胆管和肝动脉分别为“左耳”和“右耳”。
②提高肝外胆管下段显示率的方法:坐位,饮水,加压。
一、胆囊结石声像图种类:
(1)典型结石:
a、腔内有一个或多个强光团。
b、后伴有垂直声影,结石与胆汁间声阻差极大,能全被反射。
c、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非典型结石:
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窝无正常胆囊轮廓回声。代之以弧形强光团,后伴有声影。或成WES征。多发性泥沙样结石:胆囊壁轮廓尚清晰,而后壁显毛糙模糊,前有细小光点,后有淡声影,体位改变,见其有移动。
壁内结石:壁增厚,其内见单发成多发的数毫米长的强回声斑,后伴有彗星尾征,无移动。
颈部结石:表现为胆囊肿大,颈部有声影。                                             
胆管结石
1:肝外胆管结石:
(1)间接征象:结石以上的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壁增厚,增强。肝内胆管内径大于3mm,肝外胆管内径大6mm。
(2)扩张的肝内胆管呈树叉状或星状,而胆总管与门脉形成 “双筒猎枪” 征。
(3)直接征象:腔内有形态稳定的强光团呈新月形,球形或松散性较低回声光团,后有声影或淡声影,光团与管壁间分界清晰
2:肝内胆管结石:
(1)沿肝内胆管走行可探及一个或多个强光团,可呈圆形、条索状、斑光点或斑片状,呈弧立性或融合性,后伴有声影。
(2)强光团以上肝管扩张,多与伴行的门脉分支平行管征,也可呈分叉状。
一、胆囊癌
胆囊癌声像表现(1)结节型:为早期表现,病灶较小,约1-2cm左右,呈乳头状中等回声团块,自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好发于颈部。
(2)蕈伞型:为基底宽而不整齐的以伞状肿块突入囊腔。呈弱回声或中等回声,常见多发,连成一片。  
3)厚壁型:壁呈不均匀增厚,呈局限型或弥漫型。内壁线多不规则。
(4)实块型:胆囊的正常液性腔消失,呈现为一个弱回声或回声粗而不均的实性肿块,或在胆囊内充满不均匀的斑点状回声,其内有时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光团,后伴有声影,本型该包块与肝分界不清,易误为肝肿瘤。                        
(5)混合型:
四)鉴别诊断1.胆囊壁本身良性病变形成的增厚或隆起性病变,如慢性胆囊炎 (壁匀称性增厚,增厚不如厚壁胆囊癌显著,内壁较规则)、腺肌增生症 (壁内小囊状结构)、良性腺瘤 、胆固醇息肉(常小1cm)等
2.胆囊腔内回声性病变形成的肿块伪像,如无声影或声影不明显的堆积状泥沙样结石、陈旧性的稠厚胆汁团或脓团、凝血块等。这些异物与胆囊壁均有分界线,随体位改变可移动。


3.实块型胆囊癌须与肝脏或横结肠肿瘤相鉴别。肝中裂由门脉右支根部指向胆囊颈部的高回声线是胆囊解剖学标志的重要特征。肿块内有结石的强回声和声影时,亦可靠证实。结肠肿块有含气体强回声的粘膜腔是其特征。
一、急性胆囊炎
临床特征:
①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
②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
③墨菲征(Murphy sign)阳性:深压胆囊区同时让病人深吸气,可有触痛反应。
④白细胞数增高
超声显像:
1:胆囊体积增大,以前后径为著,大于4cm
2:壁毛糙,呈双边,增厚大于3mm。
3:腔内可探及结石强回声。      
4:胆囊积脓:暗区内充满了弥漫性中等大小颗粒状回声。后无声影,是为脓液或纤维碎片。
5:超声莫菲征阳性。
6:胆囊内积气:表现为壁及腔内有强光团,后伴有彗星尾征。
7:胆囊穿孔:壁局限性回声中断,其周围有局限性低回声光带,是为脓肿。
鉴别诊断
1、慢性胆囊炎:壁厚而腔小,张力状态不大,超声墨菲征为阴性,再结合临床则不难鉴别。
2、胆囊内沉积物的鉴别:病理性(脓液或脱落的细胞屑)、功能性(淤滞浓缩胆汁内形成的胆色素钙颗粒或胆固醇结晶)。
3、胆囊壁增厚的鉴别:肝硬化、右心衰、肾脏疾病、糖尿病。
慢性胆囊炎:一般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多数病人有胆绞痛史。
声像图表现
1:体积缩小,失去常态,轮廓不规则,甚至萎缩,呈弧形强光带,胆囊内透声差。
2:壁毛糙,增厚,大于4mm,但不呈双边。
3:常合并胆囊结石。
4:腔内有沉积性胆泥回声,呈中等回声的实性光团,后无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绶慢移动变形,易误为占位。
5:胆缩功能差。
二、胆管癌:好发于肝门部,泛特氏壶腹部及胰头部胆总管处。   
A 、间接征象:病灶以上胆管明显扩张。肝门胆管癌:左或右左右肝管明显扩张,胆囊不大,胆总管不扩。胆总管癌: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当胆囊有慢性萎缩性炎症,则可不肿大。
B 、直接征象:
(1)扩张的胆总管远端探及肿块形与管壁分界不清,肿块后无声影。
(2)扩张的胆管突然截断呈锥形狭窄,但探及不到明确的肿块,仅在其周围显示为不均质的斑点状回声,为浸润所致。
胰腺
头(包括钩突部):由十二指肠环抱,后方为下腔,前右侧为胆总管  
颈 :前方为胃幽门;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处体:后方为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上缘脾动脉尾
脾静脉为胰后缘标志  
蝌蚪形,哑铃形,腊肠形主,副胰管
肾窦回声>胰≥肝>脾>肾实质回声肥胖及老年人回声增高易混同影像:胃,脾静脉,肿大淋巴结
急性胰腺炎
病理急性水肿型,出血坏死型
实质坏死;血管损害→水肿,出血,血栓形成
脂肪坏死;伴随的炎症性反应
声像图直接表现
胰腺肿大,轮廓不清:弥漫性、局限性。
内部回声:低回声、高回声、混和型。
局限性炎性肿块:低回声
间接表现
胰周围弱回声区:渗出,水肿。
胆系异常:
腹水,胸水,
压迫征: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胰腺区气体反射
鉴别诊断
急性胆囊炎,
胃穿孔,
肠梗阻,
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轮廓不清,边界不规整,界限不清体积轻度肿大或局限性增大,不如急性明显内部回声增高、不均匀、条状或带状回声常合并假性囊肿、胰管扩张、胰石等
胰腺癌
3个月内体重↓大于4.5kg
>35Y持续性腹痛>4W厌食
一般身体状况减退等
胰头2/3,胰体尾1/3
临床表现:上腹疼痛或不适、腰背痛、厌食、进行性体重减轻。发生于胰头部因出现黄疸可较早发生,发生于体尾部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属晚期。
主要表现:多为局限性肿大,也可是弥漫性增大失去正常形态.
肿块边界不清,蟹足样肿块内部回声:多低回声,亦可为高回声及混合性回声肿块后方回声减弱或消失,小肿块无.
胰管扩张:边缘平滑,蛇行或串珠状
间接表现:压迫周围脏器,挤压或移位现象.
挤压血管、胆管或胰管→梗阻
肝、周围淋巴结转移,腹水
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脾厚径:肋间斜断面显示脾长轴的脾门及脾静脉,脾门至脾膈面的最短距离.
男<4 (3.0±0.6)cm,女(2.8±0.5)cm.脾长径:通过左侧肋间扫查显示脾的最大长轴断面图像,测其上下端距离.男(9.0±1.1)cm,女(8.5±1.0)cm.
弥漫性脾肿大
成人男>4cm 女>3.8cm,同时脾下缘超过肋缘线.最大长径>11cm腹膜后巨大肿块→脾后上,左肾前下移位巨脾→左肾向内移位肝左叶大或肿瘤→脾向背侧移位


肿大程度确定
轻度肿大:厚度>4.0cm,肋下刚可触及,但不大于肋下3cm中度肿大:长度、厚度均明显增加,脾肋下>3.0cm,直至平脐
重度脾大:形态失常,脾门切迹消失,脾下极超过脐水平线下,对周围正常脏器有挤压。
脾外伤
1.脾包膜下血肿,脾外形失常,体积增大,内部回声密集增强,脾包膜光滑、完整,但可隆起,包膜与脾实质之间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所占据,呈“月牙”形。严重者,可呈梭形压迫脾实质,使其表面呈凹陷状。
2.脾实质内(中央型)血肿时,脾实质内部呈现一个或多个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内部回声可不均匀,但未到达脾脏表面、膈面或底面。有时可发现无回声区内有团块状高回声。
3.真性脾破裂,高回声的脾包膜线常出现局部中断或不完整。该缺损呈无回声线状结构伸入实质内,并可出现不规则形的回声增强或低回声、无回声区。同时,在脾周围可出现无回声区包绕脾脏,严重者可在盆腹盆腔内出现游离性的无回声暗区。
脾梗塞
脾肿大:多见
急性期:局限性低回声区(典型为楔形),内为蜂窝状或短线状.液化坏死时→无回声.CDFI有助于诊断陈旧性:纤维化,瘢痕化,钙化
胃癌
超声特征:
一、假肾征、靶环征:胃壁显著增厚,胃腔狭窄
二、胃癌的回声改变:
1)胃壁增厚、粘膜面不光整,胃壁呈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呈弱回声,胃壁僵直
2)胃腔狭窄、变形,正常胃壁的五层结构层次紊乱,中断或破坏
3)幽门狭窄时可见胃腔扩张,液体潴留,排空延迟或无排空
4)病变胃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
5)较大肿瘤体内可出现彩色血流信号
胃癌的超声分型
肿块型:癌肿呈低回声团块突向胃腔,形态不规则,表面粘膜层隆起,不平整溃疡型:单纯溃疡型溃疡周围隆起,呈“火山口”表现,周边胃壁明显增厚
弥漫浸润型:胃壁显著增厚,呈弱回声,胃壁五层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可呈“假肾征”或“靶环征”
肠梗阻
病理:梗阻部位扩张明显,肠管因扩张变薄,粘膜发生溃疡、坏死,梗阻以下肠管则瘪陷,扩张肠管与瘪陷交界处为梗阻部位
分三大类:
机械性肠梗阻:(炎症、肿瘤、粘连、套叠、扭转等)
动力性肠梗阻:由于肠壁肌肉运动紊乱,无器质病变
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管血运发生障碍,失去运动能力
超声特征
肠管内积气、积液,显示肠管扩张
肠蠕动异常:扩张肠管内液体及气体呈点状回声来回流动或旋涡滚动。机械性:蠕动加强或逆蠕动;麻痹性:蠕动消失
肠粘膜皱襞:称为“键盘征”、“琴键征”
伴腹腔积液征
肠套叠
原发性:由婴幼儿多见,由肠管蠕动功能紊乱引起;继发性:由消化道畸形,肿瘤,息肉等引起超声特征:
横断扫查:为同心圆或靶环征、三环征
纵断面扫查:为“套筒征”或“假肾征”
鉴别诊断
与正常胃腔形成同心圆或靶环征鉴别:饮水后同心圆会随胃蠕动波不断出现变化,而肠套叠形成同心圆不会消失
与胃肠道肿瘤出现假肾征、靶环征鉴别:肠道肿瘤靶环征肠壁厚薄不一;而肠套叠的鞘部形成外圆轮廓多较光滑、完整
急性阑尾炎
超声特征
卡他性阑尾炎:声像图不典型,可在阑尾区见拇指状腊肠形的低回声光团
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大,阑尾区见强弱不等混合性光团坏死性阑尾炎:阑尾处异常光团,杂乱不规则,边界强弱不等并腹腔积液
原发性甲亢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增生肥大,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使机体氧化过程加速,代谢活动增强。3、临床表现:甲状腺体积增大,质地坚硬,血管丰富,血流加快,眼球后的肌肉水肿,引起眼突征。临床可表现为神经过敏,情绪易于激动,心悸多汗,食欲亢进等。
4、声像图:
●甲状腺呈弥漫性均匀性肿大,左右对称,包膜规则,腺体轮廓可呈分叶状。峡部厚可达1cm。
●内部回声受病程和治疗的影响正常或稍强。
●CDFI:甲状腺内血流呈“火海征”。甲状腺上下动脉增宽,血流加快,峰值可达70cm/s。
畸胎瘤:1脂液分层征2面团征3多囊型4瀑布征,垂柳征5星花征6壁立结节征7杂乱结构征8线条征
葡萄胎:1、完全性葡萄胎:子宫增大超过妊娠月份;子宫内出现密集水泡暗区,似蜂巢状或暴风雪状,合并出血,可见不规则暗区;宫腔无胎儿及胎盘影像;双侧附件区可探测薄壁多房囊生物。2、退化性葡萄胎:子宫小于停经月份;宫腔内零散或不规则的水泡状暗区;宫腔内无太热及胎盘影像;附件区可见黄素囊肿影像。3、部分性葡萄胎:子宫增大超过妊娠月份;宫腔内可见大部分水泡状暗区,还可见完整胎儿影像;探测不到完整胎盘及羊水暗区;附件区有时可见黄素囊肿。4、恶性葡萄胎:子宫增大外形不规则;子宫内回声增强,刮宫后黄素囊肿反;宫旁见肿块回声和/或陶氏窝积血。
子宫肌瘤:声像图:子宫体积增大,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子宫内中等或弱回声,内膜移位,膀胱见压迹,周围见环形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声像图特征: 1、子宫增大,宫腔内无胎囊光环,有阴道流血时宫腔可稍微有扩张。少量积血为液性暗区,周边蜕膜回声稍高称为假胚囊2、附件区包块:未破裂时可见孕囊(1)子宫外的一侧见到小环状回声,如见胎芽和胎心搏动可确诊(2)子宫一侧见不规则边界和不太清楚的中低回声区3、破裂后附件区见血肿,盆腔积液,多见于子宫直肠凹陷
前置胎盘:分型:中央型或完全性前置胎盘(中央型、前臂型、后壁型、左侧壁型、右侧壁型),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型前置胎盘中央型:胎盘的中心部分覆盖宫颈内口前壁型:胎盘大部分附着于子宫前壁,下段小部分延伸后壁后壁型:胎盘大部分附着于后壁,下段小部分延伸至前臂左侧壁型:胎盘大部分附着于子宫左侧壁,下段小部分延伸至右侧壁右侧壁型:胎盘大部分附着于子宫右侧壁,下段小部分延伸至左侧壁部分性前置胎盘:宫颈口已开,胎盘实质回声覆盖部分宫颈口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回声紧靠子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前置胎盘的鉴别诊断:
1胎盘早剥:胎盘早剥的胎盘位置正常,无前置情况2胎盘边缘血窦破裂:临床上可有明显阴道出血,超声检查可见胎盘附着正常位置,无前置胎盘情况,胎盘边缘见液性暗区3子宫下段局限性收缩:子宫下段的肌壁增厚或隆起,回声增高,类似胎盘回声造成覆盖子宫内口的假象,故应待子宫收缩缓解后再复查
胎盘早剥胎盘早剥分型:临床分轻型和重型
轻型:胎盘剥脱面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包括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出血,以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重型:以隐形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1/3,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胎盘早剥声像图;声像图随剥离部位、剥离面大小及检查时间不同而有多种表现;1胎盘与子宫壁间出现边缘粗糙、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散在光斑回声,常见于隐形剥离。2胎盘与子宫壁间可见肿物,为中等密度光团回声。3胎盘边缘长型索状肿物,或胎膜与宫壁间见凸向羊膜腔肿物,呈液性区或低回声,散在光点回声。4胎盘异常增厚5羊水区内可出现散在漂浮的小光点。6可显示胎儿心脏有无搏动,以了解胎儿的存活情况。
胎盘早剥鉴别;1胎盘血窦;其声像图可在太平切面显示一长管型或不规则液性区,中间可有隔或有隔,有时其内可见沸水征。2子宫肌瘤;肌瘤边缘较清,形态较规则常见向宫内或宫外凸出,挤压子宫壁及胎盘。3.胎盘囊肿;胎盘实质回声区内可是单个或多个液性暗区,边缘清楚。4胎盘血管瘤;位置多有胎盘实质内或突向羊膜腔,回声较均匀。5局部子宫收缩:可见一向胎盘突出的半圆形若回声区,类似胎盘后血肿的图像。
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是一种特殊的囊性结构而非真性的卵巢肿瘤,一般体积较小,多能自行消退。分以下四种1滤泡囊肿  为卵巢的生理性囊肿,由于卵泡不成熟或成熟后不排卵,卵泡未破裂或闭锁,因而持续增大,卵泡液潴留而形成囊肿。一般直径1-3cm,最大不超过5cm。声像图表现:卵巢内圆形无回声区,边缘清晰光滑,常突出于卵巢表面,内面1-3cm,很少大于5cm者,在定期随诊探测中,可见囊肿无回声区自行缩小或消失。2黄体囊肿,系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所致。其囊肿的直径一般大于2.5-3cm。妊娠黄体也可以增大形成囊肿,一般在妊娠3个月可自然消失。声像图表现:卵巢切面内亦可出现无回声区囊肿图像,其内可有分隔的光带或片状的高回声区。囊肿的内径一般为3cm左右,有时黄体囊肿或出血性黄体囊肿的大小可达8cm或更大,较大的黄体囊肿可能自发破裂,发生急腹症,酷似宫外孕破裂表现,需注意鉴别。3、黄素囊肿   是在病理情况下发生的,与滋养层细胞伴发。如葡萄胎患者50%-60%有之。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使之过度黄素化所引起。多成双侧性。声像图表现:卵巢切面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边界清晰,亦可呈分叶状。内有多房性间隔光带回声。囊肿大小不一,一般为3-5cm。随滋养层细胞肿瘤治疗后,囊肿可自行消退。4、多囊卵巢综合症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多见于17-30岁妇女。系月经调节机理失常所致,与内分泌有关。声像图表现:双侧卵巢呈均匀性增大,单侧面积>5.5cm2,轮廓清晰,包膜回声增高。卵巢切面内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无回声区,多数小与5mm,其数目多在10个以上。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见卵巢髓质回声异常:髓质面积增大;髓质回声明显增强与卵泡形成明显对比;卵巢呈蜂窝状改变。有时可见有陶氏腔和结肠旁沟少量液性无回声暗区。


乳腺癌:乳腺癌声像图:1肿瘤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2内部多为弱回声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数呈等回声或亮回声。3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4癌瘤后方回声多呈衰减暗区。5癌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6癌瘤中心液化或坏死时可见不均匀值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比较:1、内径:颈总>内>外2、收缩期峰值:颈总>外>内3、舒张末流速:内>颈总>外4、外>颈总>内肝脏超声扫查标志:门静脉是叶和段的“示标”,肝静脉叶和段的“界标”肝十二指肠韧带中的门脉在下腔静脉前形成交叉;超声扫查平卧位最常用,左侧卧位补充,右卧位显示左外叶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ca鉴别:增生:好发部位限于内腺,內腺呈圆形或椭圆形增大,外腺萎缩,二者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光滑,回声较强,左右一般对称,无倾犯邻近组织,膀胱凸出。Ca        好发部位外腺起源居多,外腺病变使内腺受压变形,内外腺组织界限模糊不清,包膜表面隆起,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左右不对称,侵犯精囊,膀胱等
输尿管三狭: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跨过髂动脉处、进入膀胱处。
肝癌:声像图:直接征象   肝内出现实质回声肿瘤,其形态和内部回声与肿瘤的大小及病程有密切关系。当肿瘤≤5㎝时,多呈园形,低回声或结节状低回声,也可呈高回声,肿瘤周围可伴有声晕,周围及内部彩色血流显示不丰富。当肿瘤>5㎝时,呈园形或不规则结节状等回声,少数呈结节状高回声,肿瘤周围多有声晕,CDFI示丰富抱球样血流。肝癌伴癌肿出血、坏死液化时,肿瘤呈混合性回声。弥漫性肝癌呈肝内布满低回声结节,有时仅呈现肝内光点增粗而无结节样回声。巨块型周边可见卫星结节。间接征象  ①肿瘤压迫血管,造成血管变细、绕行截断;②肿瘤增大或位于第一肝门处时,可压迫肝管引导肝内胆管扩张。
转移征象  ①肝癌伴肝内局部转移,在原发肿瘤周围出现卫星状布散的小结节;②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时,门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出现低回声,并管腔增宽。③肝癌伴淋巴结转移,在肝门处、腹主动脉旁、锁骨上出现园形低回声肿大淋巴结④晚期肝癌患者出现腹水、胸水。鉴别:1、低回声小肝癌与肝囊肿鉴别  肝癌为低回声且后方回声无增强或稍有增强,肝囊肿为无回声区且后方回声显著增强。
2、回声增强型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   前者内呈结节状回声,周围多有声晕,肿瘤质硬,后者呈网络状结构回声,周围多无声晕,肿瘤质软。3、混合回声型肝癌与肝脓肿鉴别   声像图较难鉴别,主要是结合病史及短期随访。4、弥漫性肝癌与肝硬化鉴别   出根据甲胎蛋白指标外,前者肝脏体积常增大,后者肝脏体积则缩小。
法洛四联症:1、肺动脉狭窄,VSD、升主动脉骑跨,右室肥厚2、声像图:切面心动图:(1)主动脉增宽伴骑跨,主动脉径明显增宽前移,右心室流出道变窄,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中断(2)VSD,嵴下行缺损较大易显示,干下型显示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3)右室肥厚,右室前壁及游离壁均增厚,伴室腔扩大(4)肺动脉狭窄:漏斗部狭窄分为局限及肥厚性(室上嵴,隔束,壁束均肥厚)隔膜型,长管型(自肺动脉瓣下整个右室漏斗部均肥厚,形成管状狭窄);肺动脉瓣叶及瓣叶狭窄:肺动脉瓣环小伴有瓣叶短小回声增强,常伴有主动脉瓣狭窄后扩张;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近侧段可以有局限性或普遍狭窄;左房左室腔径减小,二尖瓣形态正常幅度小,左室功能低下。M型:主动脉前移,右室壁流出道狭窄,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中断,右室壁增厚及右室腔大,室间隔增厚,二尖瓣幅度减小,曲线形态正常,左房左室腔小,室壁运动幅度小。多普勒:收缩早期低速左向右分流,收缩中晚期右向左分流彩超:心尖五腔收缩期左右心室的蓝色血流射向主动脉根部;左室长轴室水平有收缩期左向右红色血流及舒张期右向左蓝色血流;肺动脉狭窄处的彩色血流束变细及其远侧多彩湍流;若为肺动脉瓣及肺动脉主干闭锁,则其远侧无彩色血流信号。诊断标准:主动脉增宽前移跨骑,主肺动脉关系正常;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右室漏斗部狭窄,肺动脉瓣狭窄或两者并存的混合型狭窄;右心室肥厚伴扩大
鉴别:(1)永存动脉干:大血管短轴观显示大血管前方及左侧无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大血管常有三个以上瓣叶(2)右室双出口:左室长轴观显示两大血管发自右心室或后方血管跨骑,鉴别点两大血管并列失去正常关系,主动脉与二尖瓣之间正常的纤细回声消失,代之以高回声团块状为肌性连续。
输卵管妊娠声像图特征:(1)子宫增大,宫腔内无真胎囊(2)附件包块,未破裂时可见孕囊,破裂后附件区可见血肿、盆腔积液(3)盆腔积液,最常见于子宫直肠陷窝
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表现:答:①室间隔回声失落是诊断室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相应缺损部位室间隔回声连续中断,断端回声增强。②左室左房扩大,小型缺损左、右室扩大不明显,中等以上的缺损左向右分流量多,出现左室、左房扩大,房室间隔向右膨出,左室壁搏动增强,二尖瓣活动幅度增大。③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径扩大,搏动增强。④肺动脉高压,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扩张,肺动脉瓣开放时间缩短及收缩期振动。M型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左瓣曲线常表现为a波消失,ef段平坦,cd段见扑动波,呈“W”形。⑤ 彩色多普勒显示于室间隔缺损处一束红色为主的五彩血流,从左室进入右室。彩色分流信号的起始部位能准确显示缺损部位,并指导频谱多普勒取样。⑥ 频谱多普勒,将取样容积置于室间隔缺损处的右室侧,显示收缩期左向右分流频谱,呈单峰波形,速度较高;但缺损较小的小梁部肌部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者,分流速度可较低。巨大室间隔缺损者,两侧心室压力基本一致,分流速度很低,甚至无分流。
法洛四联症的超声表现:答:①肺动脉狭窄,心底短轴切面可见漏斗部、肺动脉瓣环、肺动脉瓣和(或)肺动脉主干及分支有不同程度狭窄。②室间隔缺损,一般为嵴下型流出道缺损,表现为主动脉根部前壁与室间隔连续中断。③主动脉骑跨,主动脉增宽,前壁前移,后壁与二尖瓣前叶仍相连,形成“骑跨”征象。④右室前壁增厚,右房右室轻度增大,左房左室正常或略小。⑤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室长轴一束红色血流从左室流出道进入主动脉,同时右室侧见一束蓝色血流经室间隔缺损进入主动脉。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在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内可见以蓝色为主的五彩细窄射流束,射流束越窄则流出道或肺动脉狭窄越严重,肺动脉闭锁时射流束消失。⑥将取样容积置于右室近室间隔缺损处见收缩期向下舒张期向上的血流频谱,提示法洛四联症在收缩期大量右向左分流,舒张期存在少量左向右分流。将取样容积置于肺动脉瓣下,可记录到收缩期负向湍流频谱。
72.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表现:答:(1)M型超声心动图①“城墙波”出现:由于二尖瓣波群可见EF斜率减慢,E、A两峰间凹陷消失,两峰相连呈平顶形而称之为“城墙波”。② 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正常人二尖瓣前叶于舒张期向前运动,E、A两峰呈M形;后叶对应向后运动,呈W形,称E'和A'峰。二尖瓣狭窄时,前叶向前运动,后叶受牵拉亦向前运动,故呈同向运动。(2)二维超声心动图① 二尖瓣口开放幅度减小及二尖瓣口面积变小,是超声诊断二尖瓣狭窄的最主要依据。瓣口开放幅度小于20mm,二尖瓣口面积小于2.0 cm2可诊断二尖瓣狭窄。② 二尖瓣增厚、钙化、呈团块状回声,瓣叶边缘粘连,腱索及乳头肌增厚,使瓣膜开放受限。轻度二尖瓣狭窄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顶状突向左室流出道,呈“气球样”改变。③ 左心房扩大,这是二尖瓣狭窄时心脏结构的重要改变,左房扩大与瓣口狭窄程度呈正比。④ 肺静脉扩张,心尖四腔切面可显示肺静脉明显扩张。⑤ 肺动脉高压,长期肺淤血导致肺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表现为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及右心房扩大。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于心尖二腔或四腔切面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左室侧,显示舒张期宽大的湍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Vp)>1.5m/s,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Vm)>0.9m/s。彩色血流显像:舒张期二尖瓣口见从左房进入左室的红色为主的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表现:答:(1)二维超声心动图①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前后叶不能对合。② 左房及左室增大,左室壁及室间隔搏动增强,右室亦可增大。(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频谱多普勒于心尖四腔切面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左房侧,可显示收缩期的返
流血流,最大速度可达3~4m/s以上。彩色多普勒显像:二尖瓣口收缩期从左室向左房方向的返流,方向为垂直左房顶部或斜向左房侧壁。
76.二尖瓣脱垂的超声表现:答:(1)二维超声心动图:① 二尖瓣前叶和/或后叶收缩期瓣体向左房内膨出,超越瓣环连线>3mm。脱垂的前叶与主动脉后壁夹角、脱垂后叶与左房后壁夹角<90°。前后叶闭合点向后移位② 舒张期左房血液快速充盈,圆隆形突向左房的瓣叶迅速向前运动与室间隔碰撞,瓣叶出现随心动周期来回于左房、左室摆动的
梿枷运动。(2)M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曲线CD段于全收缩期,或收缩中晚期向下凹陷,呈吊床样改变,低于CD连线>3mm。脱垂瓣叶活动幅度大。(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左房侧,见收缩中、晚期或全收缩期宽带湍流频谱。 彩色血流显像:左房内见收缩期返流信号。前叶脱垂时二尖瓣返流朝向左房外侧壁,后叶脱垂时二尖瓣返流朝向房间隔。
77.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表现:答:(1)二维与M型超声心动图:①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可显示主动脉瓣无正常的三叶瓣,代之以回声增强的二叶瓣或四叶瓣;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可显示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同时可伴有二尖瓣增厚增强;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与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回声相似。② 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可测量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小于16mm。③ 左室向心性肥厚。(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于心尖五腔切面取样容积置于主动脉瓣上,可检测到收缩期的射流束。 彩色血流显像:主动脉瓣口见收缩期五彩射流从左室流出道流向主动脉。主动脉瓣瓣口越小,通过瓣口的彩色射流束越细,甚至难于显示78.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表现:答:(1)二维与M型超声心动图:① 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显示主动脉瓣无正常的三叶瓣;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显示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同时可伴有二尖瓣增厚增强;老年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回声相似。② 主动脉瓣不能对合。③ 由于主动脉瓣返流冲击二尖瓣,二尖瓣前叶
见舒张期振动。④ 左室扩大。(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取样容积置于主动脉瓣下左室流出道内,可检测到舒张期正向的湍流频谱。彩色
血流显像:舒张期显示自主动脉瓣口流向左室流出道的返流血流。
79.肝硬化的超声表现;答:肝形态失常,肝叶比例失调,肝表面不光滑,呈锯齿状或波浪状。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肝静脉扭曲变细。门脉高压的征象,包括门静脉及脾静脉增宽,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开放,CDFI示门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栓形成等。
80.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表现:答:(一) 直接征象超声声像图根据肿瘤的超声形态分为以下几型:结节型:(1)癌肿可为多发或单发,边界多不清楚,如有假包膜形成,边界常清晰规整,其外周常见2-5mm的低回声圈,称之为声晕或晕环。(2)多数表现为结节状,呈不均匀高回声或不均匀低回声;少数结节内部有出血、坏死和液化,可表现为混合型。巨块型:(1)肿块边界清楚,形态比较规则,其外周常有声晕。(2)肿块的内部回声多不均匀,以混合回声及高回声多见。若肿块是由数个癌结节融合而成,其形态不规则,肿块内部可出现“结中结”状。弥漫型:(1)癌结节数目众多,弥散分布于整个肝脏,其大小不一,多数直径在1.0cm左右。(2)癌肿结节以低回声多见,少数为高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周围常不伴有声晕。(3)如伴有门静脉和肝静脉内的癌栓以及肝脏深部组织回声衰减,有助于本型肝癌的诊断。各类原发性肝癌的内部回声不尽相同,超声声像图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高回声型;(2 )低回声型;(3) 混合回声型;(4) 等回声型。(二)继发征象肝内挤压征象:(1)肝包膜局限性隆起;(2)肝内血管压迫及绕行征;(3)胆管受压。肝内转移征象:(1)卫星癌结节;(2)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
81.脂肪肝的超声表现:答:脂肪肝可以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弥漫性脂肪肝①肝脏体积均匀性增大,各径线测量都超过正常值。②肝内回声呈增强的,密集的细小光点,而且脂肪堆积越多,回声越强。同时,脂肪颗粒使超声声波能量显著衰减,而使深部肝组织回声减弱,甚至为无回声。典型的脂肪肝回声表现为前部明显增强,后方衰减。③肝内的管道结构显示不清楚,重者可以不显示正常管道。局限性脂肪肝①叶段型:脂肪浸润局限于肝脏解剖的叶与段,呈扇形或地图形高回声,肝内管道走行正常,而无脂肪浸润的肝组织回声正常。②局灶型:脂肪浸润呈高回声团块,可单发或多发,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晰,大小直径一般小于5.0cm。③正常残留型:该型大部分的肝实质被脂肪所浸润,但仍残存小部分正常肝组织,表现为在增强回声的背景中出现一处或多处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域,多呈片状,形态不规则,没有立体感,可见正常管道在其内走行。
82.肝囊肿的超声表现:答:典型肝囊肿声像图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囊壁菲薄,光滑整齐,呈高回声,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囊肿后方肝组织回声增强。囊肿合并出血感染时,囊壁增厚,不光滑,囊内可见细小光点或光带漂浮。
83.肝血管瘤的超声表现:答:临床上最常见的回声型为高回声型,多见于较小的肝血管瘤(一般小于3.0cm),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光团,边界清楚,无球体感,内部回声均匀,呈细小网络状回声,瘤体与周围正常肝组织之间可见小血管相通,或可见血管穿过病变区,其后方回声略增强。较大的肝血管瘤可以表现为低回声型和混合性回声型。
84.肝脓肿的超声表现:答:肝脓肿的超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一般将其分为脓肿早期,脓肿形成期及脓肿吸收期,超声声像图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各异。①脓肿早期:出现边界模糊不清的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与周围肝组织相延续。②脓肿形成期:表现为边界较清楚的无回声区,大多数具有厚的脓肿壁,呈高回声,厚薄不均,外壁较整齐,而内壁常不光滑。脓肿的内部回声依其液化情况及脓汁的均匀程度有所不同。③脓肿吸收期:表现为实质性片状高回声。
85.急性胆囊炎的超声表现:答: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可显示胆囊略增大,壁略厚,声像图往往缺乏特征性改变。形成化脓性胆囊炎后声像图出现特征性改变,主要表现如下:①胆囊增大、饱满。②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边影”改变,表现为高回声的胆囊壁中间出现间断或连续的低回声带。③胆囊腔内出现密集或稀疏的点状或絮状回声,为胆囊蓄脓的表现。④胆囊周围可出现局限性液性暗区,可能为炎性渗出或胆囊壁穿孔所造成。⑤多合并胆囊结石,多嵌顿于颈部。⑥超声的莫非氏征阳性。⑦可合并胆囊穿孔:胆囊壁不规则,可见局部连续中断。
86.慢性胆囊炎的超声表现:答:轻型慢性胆囊炎缺乏特征性改变。炎症进一步发展,胆囊壁增厚,毛糙,回声增强,胆汁无回声内出现片状、絮状或团块状回声,为胆汁淤积或炎性渗出物,多合并胆囊结石。病程较长者可表现为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腔缩小;也可以表现为胆囊不同程度地缩小,甚至萎缩。
87.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答:(1)典型声像图表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团块状强回声。结石的强回声边界清楚,形态稳定,能在两个垂直方向的切面中得到证实。②团块状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声影在结石的诊断上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其比强回声更具特异性。③团块状强回声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除了太大的结石或结石发生嵌顿,大多数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2)非典型声像图表现①充满型结石:声像图表现为“WES征”,即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②胆囊颈部结石:有胆汁衬托而且结石较大时,在颈部横切面上表现为靶环征。当结石在胆囊颈部发生嵌顿时,结石与胆囊壁紧贴,其团状强回声常不易显示,仅表现为胆囊肿大或颈部有声影。③泥砂样结石:表现为细小颗粒状或细小碎片状强回声,常堆积在胆囊后壁,出现条形或不规则形强回声带,该强回声带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形态变化,后方伴有声影。④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增厚,壁内见单个或多个小强回声光斑,后方伴有“彗星尾征” 。
88.胆囊癌的超声表现:答:胆囊癌的声像图表现根据不同超声特点及发展阶段可分五种类型:①小结节型:病灶一般较小,约1cm-2.5cm,好发于胆囊颈部。典型的表现为乳头状中等回声团块,自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光滑。②蕈伞型:表现为低回声及中等回声,呈蕈伞形向胆囊腔内突出,基底部较宽,表面不光滑,多发者可连成一片。局部胆囊壁受破坏可见连续性中断。③壁增厚型:胆囊壁呈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以颈、体部多见,内壁多不规则,整个胆囊壁僵硬变形。④混合型:为壁增厚型和蕈伞型的混合表现,此型较多见。⑤实块型:胆囊腔内胆汁无回声暗区消失,内呈杂乱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实质性团块。胆囊与肝脏间的正常高回声带被破坏,发生中断甚至消失。本型被认为是以上各型胆囊癌的晚期表现。
89.胆管癌的超声表现:答:根据肿瘤的大体超声形态特点不同,一般在声像图上将胆管癌分为三种类型:①乳头型:又称息肉型,肿块呈乳头状高回声,自胆管壁突向扩张的胆管腔内,边缘不整齐,不伴有声影,肿瘤所在部位的胆管壁可见连续中断。②结节型:又称截断型,肿块呈不规则结节状,多数为中等回声或高回声,与管壁界限不清,无声影,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被肿块截断。③狭窄型:又称硬化型,管壁不均匀增厚,呈中等回声或高回声带,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管腔逐渐狭窄或闭塞,梗阻端可呈鼠尾样或“V”字型改变。胆管癌的间接征象:肝门部胆管癌表现为肝脏增大,肝内胆管显著扩张,胆囊缩小或不充盈,肝外胆管不扩张;位于中下段的胆管癌出现病灶以上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
90.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答:①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界模糊。②水肿型胰腺实质呈典型的低回声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实质大多数呈高回声型,声像图显示密集的较粗的不规则的高回声,分布不均匀。③胰腺周围可见无或低回声区,为胰腺周围渗出和水肿所致。④重症急性胰腺炎常伴有肠麻痹,胃肠道内积气,因超声显示强气体反射,使胰腺显示不清,胰腺区,尤其是胰头部气体反射增多可能是急性炎症的一种表现。⑤出现腹水、胸水。
91.慢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答:①胰腺轻度肿大或局限性肿大,轮廓不清,边缘不整齐。②胰腺的实质回声多增强,分布不均匀,呈条状或带状。③主胰管不规则扩张,呈囊状或串珠状。胰管内可见结石回声,后方伴声影。胰管内结石对确诊慢性胰腺炎有重要价值。④并发胰腺假性囊肿。⑤部分慢性胰腺炎可在胰头、体或尾部形成局限性炎性肿块。
92.胰腺癌的超声表现:答:(1)直接征象①胰腺癌肿块所在部位的胰腺局限性肿大,呈结节状、团块状或不规则状或局部隆起。②胰腺癌肿块轮廓不整齐,呈蟹足样向周围浸润,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楚。小胰腺癌轮廓清楚,边缘规则。③胰腺癌肿块内回声以低回声为主,少数为高回声和混合回声。小胰腺癌以低回声为主。④肿块后方回声常有衰减,小胰腺癌后方回声无衰减。(2)间接征象①胆道扩张;②主胰管扩张;③胰周围血管和脏器受压现象;④常有肝脏及周围淋巴结转移征象。
93.脾破裂的超声表现:答:⑴真性破裂:大多数表现为脾包膜连续中断,局部回声模糊,或有局限性无回声区。严重破裂者脾脏失去正常轮廓。在脾脏周围或腹腔内显示异常无回声区,此乃重要的间接征象。⑵中央型破裂:脾脏不同程度地增大,轮廓清楚、光滑,实质内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回声增强或减低区。有血肿形成者,脾实质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⑶包膜下破裂:脾包膜下见局限性无回声区,多呈月牙状,其间可有细点状回声。
94.胰腺癌的典型声像图征象。 答:①胰腺轮廓改变。肿瘤所在部位可见局部稍向表现突出,使胰腺轮廓限限性 不规则,形态失常。②胰腺大小改变。多为局限性肿大,全胰腺癌时可呈弥漫性肿大。③胰腺肿块回声多为低回声,光点分布不均匀,后方呈实性衰减。癌块边界不规则,常呈蟹足样向周浸润。少数由慢性胰腺炎恶变者可能为分布不均匀之强回声。肿瘤内有出血坏死时见到液性暗区。④胰头癌浸润压迫胰管引起胰管扩张,浸润压迫胆管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胆囊肿大。⑤周围结构受压、移位等。如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之受压、变窄。晚期可见转移征象:肝转移癌、淋巴结转移之声像图、腹水征等
95.胰头癌的超声表现:答:胰头部出现肿块声像多呈低回声,也可呈高回声或混合回声。主胰管扩张明显,总胆管扩张显著,转移病灶如淋巴结肿大,肝内转移病灶等。
96.胆管癌的超声表现:答:乳头状型:胆管腔内可见肿块声像,高或低回声,呈乳头状,后无声影。结节型:肿块也可呈团块状,与胆管壁分界不清。浸润型:常表现为扩张的胆管突然狭窄或截断。病变以上胆管明显扩张,进行性加重。肝门区可有淋巴结肿大,肝内可出现转移病灶。
97.胆囊癌的超声表现:答:隆起型:胆囊内有结节状肿块,基底宽,边缘凹凸不平。厚壁型:胆囊壁不规则增厚,以颈部、体部明显。混合型:具有前两型的表现。实块型:胆囊内无回声区消失,充满低回声或不均匀实质肿块。常伴胆囊结石强回声伴声影。可侵犯肝脏及有远处转移病灶如淋巴结肿大等。
98.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在超声上的鉴别:答:原发性肝癌单发、多发均可,转移性肝癌往往多发。原发性肝癌往往合并有肝硬化,转移性肝癌则多无肝硬化的表现。转移性肝癌可表现为靶环征、牛眼征,即高回声结节周围有低回声带包绕,中心因坏死液化出现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原发性肝癌病灶内血流丰富,呈高速高阻或高速低阻频谱,转移性肝癌血流往往不丰富。转移性肝癌有原发病灶。
99.脾血肿的超声表现:答: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脾包膜下可见扁长形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内有许多细小光点。实质内血肿表现为脾实质内回声杂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脾真性破裂表现为脾包膜回声中断,脾周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团块,内有许多光点,脾实质内可有血肿声像,往往合并有腹腔积血。
100.膀胱结石的超声表现:答:①膀胱液性暗区由可见致密的强光团或光斑。②结石强光团随体位改变而游走。③强光团后方伴声影。④如为数毫米小结石则无声影。
101.肾结石的超声表现:答:在肾盂或肾盏内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团,中等及大结石后方伴有声影,较小的结石可无声影。结石伴有肾积水者,在积水的远端能发现嵌顿的结石回声和声影。
102. 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表现:答:输尿管结石好发于输尿管三个生理性狭窄处,即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壁段。肾窦分离扩张,输尿管积水扩张并突然中断,在其无回声管腔内显示小团块或斑点状强回声,边界清楚,后方伴声影。较粗糙疏松的结石及小的结石后方声影较弱或无明显声影。结石部位以上的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积水呈无回声区。
103. 肾积水的超声表现:答:①肾盏和肾盂积水后,其内滞留的尿液使肾窦回声分离,出现液性暗区的大小、形态与肾积水的容量、类型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轻度肾积水肾窦分离扩张宽径小于2cm。中度以上肾积水分离成液性的肾窦与扩张的输尿管所组成的外形类似“烟斗”状或“手套”状。重度肾积水呈现“调色碟”状。②轻、中度肾积水肾实质无明显改变。重度肾积水肾实质变薄。③梗阻部位在输尿管或输尿管以下者可以探测到输尿管积水回声。
104. 肾囊肿的超声表现:答:可单发或多发。囊肿呈圆形或椭圆球形,位于肾实质部,可向肾表面突出。内部呈无回声,壁薄,光滑,后壁回声增强。多个囊肿可相互挤压重叠、形态变形,但无囊肿的肾实质部分与正常肾完全相同。囊肿内可见多房样改变,可合并出血、感染。另外还有肾盂源性囊肿、肾盂旁囊肿、肾髓质囊肿等。
105.肾肿瘤的超声表现:答:①肾细胞癌:肿瘤较小时,肾轮廓可无明显改变。较大肾肿瘤肾轮廓局限性增大,表面凹凸不平。肾内出现占位性病灶,呈圆形和椭圆形,有球体感。中等大肾癌多呈低回声,小的肾癌最常表现为高回声团块,较大肿瘤内部有出血、坏死、液化时,局部显示不规则的无回声。晚期于下腔静脉和肾静脉可探及不规则的低、中等回声的团块填塞。          ②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小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高回声,内部结构粗乱,声衰减不明显。大肿瘤内部组织界面较大,表现为高、低回声相间的杂乱回声,有的呈层状分布,呈洋葱样改变。
106.乳腺纤维瘤的超声表现: 答:①多为椭圆形的低回声病灶,多有完整的包膜,边界清楚,部分可伴有侧方声影。②病灶后方的腺体回声多数正常。③CDFI显示部分病灶内可见血流信号。
107.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答:①肿块形状不规则,无包膜,边界不清,可呈毛刺样或蟹足样改变。②多数病灶内部呈不均匀的低回声,少数为等回声或略高回声。③病灶后方回声多衰减。④病灶合并坏死时,内可见不均匀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⑤CDFI在绝大多数病灶中可探及血流信号。
108.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表现:答:①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其周边可见晕环。②滤泡状腺瘤内部常呈较均匀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如果合并囊性变,结节内部可见无回声区及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伴有钙化时内可见点状或条状的钙化灶。③乳头状腺瘤常呈囊实相间的混合性肿物,壁薄,外壁光滑,内壁可见乳头状或半圆形等形态较规则的高回声突入无回声区内。④肿块后方一般无声衰减。
109.甲 亢的超声表现:答:①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呈对称性均匀性肿大。②甲状腺实质内回声变化多样,呈弥漫的较均匀的中低回声;也可见散在分布的形态不规则的片状低回声;或呈弥漫的、不均匀的类结节样回声改变,但无明显的立体感,不合并液化和钙化。③CDFI:弥漫性增大的甲状腺内布满斑片状五彩血流信号并呈搏动性闪烁,这一征象称之为“火海征”。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内径增宽>0.2cm,血流速度加快,通常Vmax>40cm/s,有时可>100cm/s。
110.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答:①甲状腺两侧叶不均匀,不对称性增大。②甲状腺实质内见多个结节,结节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无包膜,周边多无声晕。③结节回声强度不一,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无回声区(结节液化改变)及强回声钙化斑或弧形钙化环。④CDFI:以增生为主的结节周边和内部血流较丰富,以退化为主的结节血流信号较少。
111.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表现:答:早期无特征性改变,中晚期可出现以下改变。子宫增大,宫腔线显示不清或有中断。宫腔内实质呈不均匀的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不整齐。宫腔积液,积血或积脓。CDFI示肿块内血流丰富,呈低阻动脉频谱。
112.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答: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肌瘤结节呈圆形低回声或等回声或高回声,有假包膜,分界清楚,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呈栅栏样改变。肌壁间肌瘤在时可使宫腔线受压移位,粘膜下肌瘤显示内膜增宽或显示不清。
113.卵巢囊腺瘤的超声表现:答:肿瘤体积较大,单房或多房,多房者分隔厚薄较均匀一致,无回声区可有许多细弱光点。
114.肾癌的超声表现:答:肾实质内可见肿块声像,呈低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内部回声分布不均,边界清晰或不清晰,肿块内血流较丰富,晚期肾静脉可有癌栓,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远处有转移病灶。
115.流产和死胎的超声表现:答:流产:孕囊皱缩,边缘不完整,孕囊下移至子宫下段或宫颈部,随诊孕囊无增大。死胎:胎心胎动消失,相隔一周孕囊无增大,若在孕14周后,还显示胎头,胸腹部皮肤,皮下组织呈双线状回声,胎儿颅骨重叠,脊柱失去正常的弯曲或呈直角。
116.简述PET肿瘤代谢显像原理:答:肿瘤细胞,尤其是恶性肿瘤细胞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加快,代谢率增高,细胞代谢物质需求量增加。应用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细胞代谢所需的代谢物,如脱氧葡萄糖,氨基酸,磷脂类物质,通过细胞代谢过程进入细胞或参与细胞的代谢,从而使肿瘤在分子影像水平的基础上显示出来,较准确的达到定性,定位的目的。
117.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表现:答:平扫病变呈均匀低密度,病变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但无假包膜显示,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明显的结节状强化,静脉期强化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高密度充填,呈现“早出晚归”的征象。
118.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答:CT:眼球后部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与玻璃体相比为高密度,密度不均,钙化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MRI:T1WI与玻璃体相比呈轻至中度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肿块内常伴钙化,在T1WI呈低信号,肿瘤内有囊变或坏死时,T2WI可见斑片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时肿瘤中度至明显强化。
119.甲状腺同位素显像的临床意义:答:异位甲状腺的定位诊断,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断,甲状腺冷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颈前肿物的鉴别诊断,甲状腺重量的估计 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探测。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6438299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醒:禁止复制他人回复等『恶意灌水』行为,违者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QQ|RSS订阅|小黑屋|处罚记录|手机版|联系我们|Archiver|医工互联 |粤ICP备202117809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9:54 , Processed in 0.273286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