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互联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回复: 0
收起左侧

市值超1500亿!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天花板”,联影医疗今日科创板上市

[复制链接]

  离线 

发表于 2022-9-6 09: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04503l8gvspe38lvlsspe.jpeg


2022年A股市场最大的IPO来了!
今日(8月22日),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登陆科创板,募资124.8亿元,发行价109.88元,开盘大涨63%,截至发稿,每股涨至182元,涨幅65.7%,市值约1501元。
除了募资规模与市值体量之大在A股鲜见,在行业地位上,联影医疗一度被视为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天花板”,其累计向市场推出了80余款产品,多个产品为行业首款、国产首款,入驻了全国近900家三甲医院。
104504gz1wlfkkn6k7nfn4.jpeg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按2020年国内新增台数口径计算,联影医疗的MR、CT、PET/CT及PET/MR、移动D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D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高端医学影像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反应了一个国家的医疗科技水平。过去国内的影像产业工业基础薄弱,技术沉淀不足,导致国内的医学影像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等垄断,不过近年来一批具有研发实力的国产企业正在迅速崛起。
这也正是联影医疗当前所处的境地,当然,这也意味着其将面临的挑战:外有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等百年巨擘拦截,内有东软医疗、万东医疗等“前辈”竞争,上市后的联影医疗将如何继续闯出自己的一条路?
破局:多款产品为国内、行业首款
一直以来,我国医疗影像设备主要依赖于从国外进口,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更是被GE医疗、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医疗等外资企业垄断,在高端PET/CT、MR和CT等产品市场,进口品牌曾经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
要打破外资企业的垄断并不简单,作为典型的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医学影像设备产业专业度高、结构复杂、产品研发难度大、前期投入大,市场份额的建立需要较长的时间。
在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的大背景下,成立于2011年的联影医疗历经十年积累,围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拥有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维护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截至目前,联影医疗累计推出了80余款产品,这些产品既包括MR、CT、XR、PET/CT、PET/MR 等诊断产品,常规RT、CT 引导的RT 等放射治疗产品和动物MR、动物PET/CT 等生命科学仪器,可满足从临床前科研到诊断再到治疗的需求。
这些产品多个创造了行业或国产“首款”,比如2013年上市的国产首款96环超清高速光导PET/CT产品uMI510、2015年上市的国产首款3.0TMR产品uMR370、2018年上市的行业首款诊断级CT引导的一体化放疗加速器产品uRT-linac 506c等等。
104504xlctbqcp80cc79zq.jpeg


且从上图来看,在高端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产品领域,联影医疗产品线的覆盖范围与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厂商基本一致。
除了产品的广度,联影医疗也格外注重产品的深度,覆盖了从临床运用至科研需求等多种产品类型,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同时,其积极推进硬件产品的多模态融合及软件赋能的综合布局,其设备多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和高级应用,可实现研究、诊断、治疗、方案的有机结合,为精准诊疗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整体而言,可以说,联影医疗的成立与发展打破了GPS对国内医疗影像设备市场的垄断,同时联影医疗领导的设备国产化进程大幅降低了采购设备费用。
如西门子在东阳市人民医院的招标项目中中标的Biograph Vision 450设备价格高达2568万元,而与之对标的联影uMI780设备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的中标价格仅为1881.6万元,仅为前者的73%左右。而设备采购价格下降带来的最大成果是患者检测费用的降低,单次全身PET-CT价格已由进口设备时代的过万元下降到现在的5300元,减轻患者压力。
突围:疫情带动销售翻番、利润扭亏
联影医疗在国产影像设备发展史的意义不言而喻,不过从财务数据上看,过去联影医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0年情况才出现转机。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9年-2021年,联影医疗分别实现营收29.79亿元、57.61亿元、72.50亿,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56.03%,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804.76万、9.37亿、14.04亿。
104506n1o45581olb8iw18.jpeg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20这一年,联影医疗的营收几近翻倍,归母净利润不仅直接扭亏为盈,更是达成了接近10亿的利润规模。
对于这番引人注目的业绩增长,其在招股书中作出解释:新冠疫情爆发,通过CT和移动DR产品进行的肺部影像检查成为新冠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方式,短时间内推动了医疗机构对CT和移动DR产品的大量配置需求,加之国家政策对于疫情防控的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度提高了联影医疗此类产品的销售收入。
具体来看销售情况——2020年,联影医疗CT系列产品销量达到1277台,较2019年增长了663台,销售收入增长超过15亿元;DR产品销售了1556台,比2019年的667台增长了133.28%,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42.15%。
销售台数的增加也直接影响着市场占有率,2020年,联影医疗在MR、CT、DR、PET/CT、PET/MR等设备的整体市场占有率超过GPS。
104507mpfopflvsrhou9vk.jpeg


不过,联影医疗也在招股书中提示了风险: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以及新冠肺炎疫苗和治疗药物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成为新冠疫情检测的主要手段,医疗机构因新冠疫情防控产生的CT 和DR 产品的购置需求不再发生。
且由于CT 和DR 的使用寿命为5-10 年,新冠疫情早期购置的此类产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医疗机构今后几年的常规使用需求,造成其后市场总体需求相对下降,可能导致公司CT 和DR 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速放缓甚至下滑。
展望:如何抢占高端设备市场?
实际上,如果仔细去探究2020年市占率的问题还会发现,在高端医学影像市场上,联影医疗与GPS还是存在差距。
如,在中国1.5T MR设备市场中,联影医疗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但在中国3.0T及以上MR设备市场中,GPS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联影医疗市占率只能排第四;在中国64排以下CT市场占有率联影医疗领先,但在64排及以上CT市场占有率上GPS仍占优。
104508s62uh2v52j60v8nm.jpeg


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无一不具有百年发展历史,不管是在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品牌影响力上,都要优于仅成立11年的联影医疗。
且相比GPS超亿元的营收,联影医疗仅不到60亿的营收规模仍然偏小,在采购、生产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规模效应无法显现。
同时,从研发费用来看,联影医疗的研发费用从2019年的6.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48亿元,但占营收的比例却从23.17%下滑至14.45%。对比来看,西门子医疗和GE医疗2021年的研发费用分别达到了15.46亿欧元和8.47亿美元。
好在联影医疗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也试图弥补这些缺陷。其表示,将立足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才储备、技术储备、产品储备和客户拓展,从而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
(1)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吸纳医学影像领域专家和人才团队,并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实现研发人才共享公司发展收益;
(2)持续和稳步进行研发投入,在影像设备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前瞻性布局,同时从终端客户实际临床需求出发,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品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3)搭建和完善全球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国内市场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在海外市场积极市场推广并提高市场份额。
104508gbe22ehmkqkvn2v5.jpeg


从它本次巨额募资的用途也可以看出决心——此次IPO,联影医疗拟募资124.80亿元,其中61.68亿元将用于“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这一数目大于公司前4年研发支出的总和,同时另1/4的募集资金将投入于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CGMH9305118K7K.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醒:禁止复制他人回复等『恶意灌水』行为,违者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QQ|RSS订阅|小黑屋|处罚记录|手机版|联系我们|Archiver|医工互联 |粤ICP备202117809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3:06 , Processed in 0.263370 second(s), 6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