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一个核心问题,哮喘病人在病发时,到底需不需要除颤仪,也就是文中提到的AED。
其实哮喘的致命病因在于,发作时会引起支气管持续痉挛,导致空气无法进入肺部,很容易产生窒息,这时候急需的是药物或者机械手段扩充气道,保证氧气的输入!
就算是同时引起了心脏骤停,用上了除颤仪,可是后续没有氧气的供应,病人的核心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这是属于典型的“头疼医脚”。
另一方面,千万别被影视作品洗脑,现实里医生能用手动心肺复苏就绝不会用除颤仪的。因为除颤仪不仅力量大,容易折断肋骨,而且还可能造成其他伤害,甚至导致病人直接死亡。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结论就是除颤仪对哮喘基本无用。
回到事件中,最近哮喘病人家属发声了,看似理智和极其克制的提问,其实方向一开始就是欠妥的,因为这是用小概率事件去左右大概率,去试图“纠正”或者影响一套完整的救援程序。
何为小概率呢,让我们再大胆假设一下这3种“小概率”情况:
第1种:邻居同意等下一辆救护车,而车上医生也允许先运送哮喘病人,但是邻居病情突然加重,最后不幸身亡。
那么舆论就会是对医生和哮喘病人家属的网暴,医生为什么不按照原有条例工作?你家人的生命是命,别人的就不是吗?然后医生被停职。
第2种:借出除颤仪,按照前面已经分析的,除颤仪对哮喘的功效实在有限,哮喘病人不幸身亡。但邻居在救护车上,出现紧急情况也需要除颤仪,邻居因没有及时救治不幸身亡。
结果同上,医生和哮喘病人家属被网暴,医生停职。
第3种:借出除颤仪,邻居安全到医院,但哮喘病人不幸身亡。那么舆论就会是,为什么救护车不一起拉着哮喘病人去医院?为什么第二辆救护车一个半小时才到?医生还是被停职。
说一句很冷血但是客观和理智的观点,这件事最最核心的地方在于,邻居没事还活着!
如果邻居因为“借出”了医疗资源而死亡,那么故事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了,难道不是吗?
所以,面对多种可能性,好像医生做什么都是错的,有人说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自己来决定轻重缓急。
这tm就是一句“坐着说话不腰疼”的风凉话,你知道全中国一天120接警多少次吗?这里只查到侧面的数据,所谓的三线城市河南南阳,仅半个月时间,就接到电话15251次。全国一天能接到多少呢,自己脑补一下吧。
而拨打120的病人,基本都是急症重症,谁能保证其他病人不会发生任何突发情况?谁能保证优先权不被人为利用?到头来背锅的是医生,吃亏的是患者。
所以,为了从最大概率保证流程的准确和高效,保证制度可以正常运转,只能将医生的主观判断降至最低,这才是制度的作用,不是为了个例,而是为了保障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也许有读者会觉得这么说太冷血了,不能感同身受,没有同情心,是黑子,是垃圾,是畜生。
我只是试着将个人情绪中的质疑、愤怒、同情等等,暂时放到一边,从一个相对长远一些的角度,去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
疫情当前,上海的医疗资源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医护人员和上海市民的身心,都在层层重压之下疲惫至极。
我们做的到底够不够好,达没达到合格的标准,实在没有前车之鉴,只好同西方世界做个简单的比较。
答案可想而知,人民的生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但不能忽略的是,这其中也出现了类似哮喘病人这样的不幸事件,比如食物的保障,其他病症的医疗等。
但是,朋友们,我真心地想说,如此疫情如果没有国家机器不计成本的保护,我能安静地写下这篇文字吗?你还能安心地刷着手机吗?
这绝不是包庇出现的问题,只是希望大家能理智地看待各种困难,在相信国家、相信人民的大前提下,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
生活不易,理解万岁,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只要团结起来,一定会无往不利!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个人独立账号,谢谢能看到最后,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随缘点赞、关注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3SENP420537EV2J.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