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血评估
在液体状态评估中,生物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超声检查结果的特异性。例如,在肺部超声中,B线是间质性水肿的非特异性征象,同时也是肺纤维化等其他疾病的征象。生物标志物,最明显的利钠肽升高,提高了B线的诊断特异性。 2.指导心衰治疗和随访
对于慢性HFrEF,NT-proBNP<1000 ng/L,提示左心室重塑逆转和预后更好。NT-proBNP持续降低至低于该水平,可减少随访频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影像学检查。 3.射血分数恢复/改善的心衰
新版心衰通用定义强调了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FimpEF),定义为有症状性心力衰竭伴基线LVEF≤40%,LVEF较基线水平提高≥10%,且再次测量时LVEF>40%。
当前的证据提示,HFimpEF患者应继续使用心衰治疗药物,以防止心功能再次下降。NT-proBNP水平升高提示HFimpEF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发生恶化。 4.指导除颤器植入
目前,ICD用于一级预防的适应证包括LVEF<35%和缺血性/非缺血性心衰。尽管基于LVEF的风险分层是可行的,但仍有必要进行细化。高纤维化负担患者的心律失常性死亡风险增加,即使LVEF没有严重降低,也应考虑ICD治疗;无纤维化的患者可考虑推迟植入ICD。
纤维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sST2升高与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相关,支持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 5.指导心脏再同步治疗
关于生物标志物和心肌纤维化相关的影像学发现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目前无法提出任何明确的建议。需要更长随访时间的大规模研究来进一步探讨。 结语
随着心衰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个体化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需要考虑心脏功能障碍的病因、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合并症。通过血流动力学负荷、神经激素激活、持续心肌损伤、促炎以及促纤维化等途径的生物标志物,并与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获取心脏形态和功能、纤维化进展以及反向重构等方面的信息。将生物标志物与影像学相结合对于心衰的个体化管理决策大有裨益。
文献索引:Brenda Moura, Alberto Aimo, et al. Integration of imaging and circulating biomarkers in heart failure: a Consensus Document by the Biomarkers and Imaging Study Groups of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of the ESC. Eur J Heart Fail. 2021 Se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