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互联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回复: 0
收起左侧

心电图基本知识:包括各波段的意义和产生原理

[复制链接]

  离线 

发表于 2022-11-6 18: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

193508v2ib20sr3h2n2si2.jpeg

   
波段
心电活动
P波
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PR段
主要反映激动通过房室交接区所产生的电位变化
PR间期
P波与PR段合计,房室传导时间
QRS波群
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ST段
代表心室早期复极(2期平台)的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T波
反映心室晚期快速复极(3期)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的改变
QT间期
心室开始除极到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U波
一般认为是心室肌传导纤维(浦肯野纤维)的复极波所造成,也有人认为是心室的后电位所致
  二、心电产生的原理

1.静息电位

心肌细胞未受到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以细胞膜为界,膜外呈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并稳定于一定数值的静息电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2.动作电位

为心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可扩布性电位波动。
  (1)除极过程:又称0期。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直至膜内电位高于膜外电位的过程,称为除极。心室肌细胞除极(0期)占时约1—2MS。
  (2)复极过程:发生除极后,膜电位又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称为复极。1期复极占时约10nu。2期复极又称为平台期,持续100—150MS。3期复极速度加快,占时约100-150n~。
  4期是膜复极完毕、膜电位恢复到极化状态后的时期。通过Na'—K'泵的作用,使Na+、Ca2'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K'又回到细胞内,心室肌细胞逐渐恢复到0期除极前状态。
3.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

0期除极相当于心电图上QRS波群所处的时间;1期复极相当于J点;2期复极相当于$-T段;3期复极相当于T波;4期相当于T-P段。
三、心电图电位强度与形态的决定因素

1.形态

探查电极面对心肌除极的方向,可描记出一个向上的波。探查电极面对心肌复极的方向,则可描记出一个向下的波。
2.电位强度

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与心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②与探查电极和心脏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③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脏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越大,电位越小。
四、心电向量的概念

心脏是由无数心肌细胞所组成的,在除极与复极过程的每一瞬间都可以产生许多大小不—、方向不尽相同的心电向量,按平行四边形法或头尾相加法依次综合起来,这个最后综合起来的向量叫做瞬间综合心电向量。瞬间综合心电向量从"0"点开始,随着心动周期的推进,每一瞬间综合心电向量的幅度及方位不断变动,直至全体心肌完成除极或复极后又返回到"0"点。由一个心动周期中循序出现的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的顶端连线所构成的环状轨迹,称为心电向量环。心脏是一个立体形结构,心电向量环也呈立体图形。
将心房与心室在激动过程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瞬间综合向量的轨迹,按先后顺序连接起来,形成立体的心房除极的P环、心室除极的QRS环和心室复极的T环。其中,P环最小、QRs环最大,3个向量环的起始点与终末点都近于中心点(0点)。
在QRS波群中,第一个向上的波,称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称为Q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S波之后再出现的向上的波,称为R波;R波之后再出现的向下的波,称为S波;振幅大于0.5mV者以大写字母(Q、R、S)表示,小于0.5mV者以小写字母(q、r、s)表示。
五、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意义

1.P波

  正常P波在多数导联呈钝圆形,有时可有轻微切迹,但切迹双峰之间的距离<0.04s;窦性P波在aVR导联倒置, 工、Ⅱ、aVF、V3?V6导联直立;P波的时间≤0.1s;P波电压在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逆行性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逆行向心房传导使整个心房除极。P波时间>0.11s且切迹双峰的距离≥0.04s,提示左心房肥大或心房内传导阻滞。P波电压在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常提示右心房肥大。
2.P-R间期

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s。P-R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者,称为P-R间期延长,见于工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12s、P波方向正常,见于预激综合征;P-R间期<0.12s、伴有逆行型P'波时,见于房室交接区心律。
3.QRS波群

  (1)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s,V1VAT<0.03s,V5VAT<0.05s。QRS波群时间和VAT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
  (2)QRS波群形态与电压正常人,自V,至V5,R波逐渐增高至最大,S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V1导联为IS型,R/S<1、RVl<1.0mV;V5导联呈qR、qRs、B8型,R/S>1、RV5<2.5mV;V3、V4导联,一般呈RS型,R/S接近于1。
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1S、Qr、OS、rSr'型),RaVR<0.5mV。
低电压除见于少数正常人外,多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粘液性水肿、缩窄性心包炎、胸腔积液、气胸等。
  (3)Q波:超过正常范围(Q波时间≥0.04s、Q>1t/4)的Q波,称为异常Q波或坏死性Q波,常见于心肌梗死。
4.ST段

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抬高在Vl—V3导联不应超过0.3mV,其他导联不应超过0.1mV。
ST段下移超过正常范围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洋地黄作用、低血钾、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ST段上抬超过正常范围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弓背向上)、急性心包炎(弓背向下),亦可见于变异型心绞痛和室壁膨胀瘤。
5.T波

前支占时较长、后支占时较短。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的方向一致。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电压≥同导联R波的1/10。
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低血钾、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厚及心室内传导阻滞等。T波高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及高血钾。
6.O-T间期

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所需时间的总和。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心率越慢,Q-T间期越长。女性的Q-T间期较男性稍长。
Q-T间期的长短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Q-Tc:Q-T/√R-R
式中0-Tc代表用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是实测值,R-R是基本心律的心动周期、单位是s。Q—Tc的正常值为:0.4土0.04。Q-Tc>0.44为Q-T间期延长。
Q-T间期延长见于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心肌炎心肌病、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及其药物(如奎尼丁、胺碘酮)作用。O-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和洋地黄作用。
7.U波

在胸导联(尤其V)较清楚。U波的方向与T波方向一致,但在胸导联上全都是直立的。正常U波<0.1mV,一般不超过T波的一半。
  低血钾是U波增高的最重要因素。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关闭不全时,U波可以倒置。
参考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6a367401015fgt.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zcql/p/6215381.html

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258901/article/details/9673007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醒:禁止复制他人回复等『恶意灌水』行为,违者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QQ|RSS订阅|小黑屋|处罚记录|手机版|联系我们|Archiver|医工互联 |粤ICP备202117809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23:20 , Processed in 0.263077 second(s), 6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