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互联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回复: 0
收起左侧

如何快速搞懂CT&MRA&DSA这些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区别?

[复制链接]

  在线 

发表于 2022-9-19 02:0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030513rtzxncb6zxznvtxv.gif
030514pmxml3t4plc4cpet.jpeg
伴随科技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成像设备给医学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举例来说,过去神经外科的重点是肿瘤、外伤、血肿、血管畸形、动脉瘤等疾病的治疗。在没有医疗设备辅助之前,医生对于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分辨完全靠临床经验,如果症状非常相似的话,就很难区分清楚。但有了CT和MRI检查技术以后,缺血性还是出血性疾病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对神经内科来说,过去觉得神经系统最难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有了磁共振之后,提供的信息非常精准,一下促进了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疾病的非常客观的显像,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有了更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性的学习。可以说,没有磁共振和CT这两项新的检查技术的发明,就没有今天的神经科的大发展。
030515qvf5bov2orz3o44r.jpeg
030515b4kx8g4n0lgikykj.jpeg
030515vsnm0cq1cenf15yq.jpeg
030516h3iq3w4i0658i5yc.jpeg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检查方法。向血管内注入对比剂后,使用X射线照射检查部位(例如颅内和颈部),可形成血管影像,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血管的狭窄、堵塞或其他异常情况。
030516ircr9clcpeplrpp5.jpeg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脑血管造影技术。首先经腿部静脉置入一个很小的导管,导管沿着血管进入颅内或颈部需要检查的部位,释放对比剂,再使用X射线照射这些部位,借助荧光透镜技术和电脑处理,可将骨骼等从画面中“减掉”(减影)形成更为清晰的血管影像,可以显示相应的脑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分布、位置、形态、管径、周围供血及静脉回流等情况。
由于CT、MRI的普及,脑血管造影应用减少,目前主要用于诊断及评价脑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闭塞等,也可用于了解脑瘤的供血情况。同时,可对上述某些疾病进行介入治疗。
030516aalahn0nl0hvfdds.jpeg
CT是电脑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与传统X射线单方向、单角度照射、形成单幅影像的技术不同,CT使用X射线管束绕着检查部位依次照射,可得到受检部位不同角度的影像,经电脑处理后,可以生成二维或三维的截面影像。在检查和诊断头颈部位和颅内各种疾病时,通常来说会用到以下2种检查方法:
030517h2p9zp24w0p20fgw.jpeg
030517qfy71f4r440ynah6.jpeg
030518z7np9446k2z6pz1y.jpeg
CTA(Computedtomography angiography)的全称是CT血管造影,可以简单理解为专门对头颈部位血管的CT增强扫描。CTA是一种静脉注射对比剂的检测方法,显影剂被注入血管里,因为X光穿不透显影剂,血管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的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其诊断效果类似DSA,可用于显示颅内动脉系统、静脉系统,观察脑血管管腔、管壁及病变与脑血管的关系,可作为筛查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血管闭塞等脑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
030518juup0u0q0vuvquv0.jpeg
030519r66xw3hd2yr2n2np.jpeg
MRI是磁共振成像,当用于头部扫描时,可以显示脑组织基本结构以及脑组织病变变化,适用于绝大多数颅脑病变。MRI显示大脑灰白质对比明显优于CT,而MRI的不同序列各有特长(例如T1WI上解剖结构显示较好,T2WI上发现病变敏感,FLAIR像较T2WI发现病变的敏感性更高,等等)。增强MRI用于鉴别病变的性质,发现病变有无血脑屏障的破坏及程度,显示微小病变如垂体微腺瘤及小转移灶,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增强扫描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为病变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030519g51n119scg74615g.jpeg
MRA(MagneticResonance Angiography)及MRV(MagneticResonance Venography)是专门用于检查脑血管的MRI,可以简单理解为MRA专看动脉,MRV专看静脉及静脉窦。这两种检查可以判断脑血管是否存在变异,脑动脉狭窄、闭塞,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静脉窦血栓等,并能确定血管狭窄与闭塞的准确部位,也可用于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1]。
030519q9kecvoku94ckedq.jpeg
030520zwp3t3rrr2warart.jpeg
CT机可做全身的检查。也就是说,可以用CT机扫描身体任意部位,获得断层解剖成像,来对疾病进行结构性的诊断。CT的优势在于它对骨性的结构、出血性的病变能观察得非常清楚;检查速度快、相对来讲比较经济;在很多疾病的筛查方面CT都是比较可靠的;特别是在急救期的出血问题,磁共振信号和序列相对多、耗时较长,而CT检查确简单明了。所以现在对于外伤性和脑血管病人,往往首选CT检查、 CT灌注检查。血管一站式的CT检查基本上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030520uaa61ah6s7s6dwc5.jpeg
MRI磁共振检查可以提高细节信息,缺点是成像速度慢、检查费用贵。目前磁共振不是首选检查方法。CT的缺点是有X线的辐射,磁共振没有X线的辐射。对于疾病要做精准评估的时候一定要做磁共振检查,而对于快速的评价,对于骨性的,出血性的病变一般都做CT检查。这两种检查各有千秋,各有不可替代的特点,选择的时候需要与医生咨询。
030520sblhvxz6a3hbmbbl.jpeg
MRA和CTA的区别,在于CTA肯定需要静脉注射对比剂,而MRA可以注射、也可以不注射对比剂。假如说你想做脑血管病变的筛查,那么MRA就够用了,它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无需打对比剂。而做疾病评价的时候,CTA的优势则更加明显,因为CTA的成像比MRA相对更真实,MRA靠血流间接成像,过程中可能有疑影,假性成像造成误判。因此,如果需要精准成像观察需要做CTA而DSA因为会通过血管打入对比剂,可以观察到从静脉到动脉的整体循环过程。
030521lyv6uxcpc626i0o2.jpeg
030521wq2dn13qihqqqfo3.jpeg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医生已经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大脑内部、颈部和血管相关的问题,但可以想见,更多维多、更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会给处理这些影像的医生带来海量工作。事实上,在处理CTA影像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精力,而且,受每个读片人的情绪波动、经验丰富程度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也较容易出现误读误判[2]。
030522dlulripj7f9nrmpj.jpeg
近年来,兴起了借助AI技术来加速影像诊断和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尝试。例如,数坤科技与宣武医院合作,利用AI完成CTA的自动三维重建,以及CTP的自动分析,这一科研成果存在非常好的应用前景。CTA三维重建属于重复性、耗时工作,对重建者的经验水平依赖较高,而应用AI可显著减轻工作量、提升重建的基本水准,还能缩短重建时间等。
030522gf5tz8btqtzcwixn.jpeg
利用AI技术做人工智能影像处理早就不再是纸上谈兵。2018年,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卒中学会联合主办的“Chain”杯全球首场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全球总决赛中,AI机器人大获全胜。而智像科技正在进行的“基层医院卒中规范化诊疗促进公益项目”,以AI影像云平台作为帮助基层医院打破自身技术瓶颈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成为将新技术手段与临床实践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
030523ncc399s13k9p13si.jpeg
大数据深度学习既是AI发展中的机遇,也是受限条件和缺陷。目前AI在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方面 ,仍完全依赖于数据真实性和质量的支撑。在北京天坛医院,AI正在学习的脑血管病研究大数据完全按照科研方法收集,是目前中国最有价值的医学数据之一;但在缺乏大数据支持的疑难病、罕见病诊断领域,AI和业内最负盛名的影像科医生之间,还隔着几十年从医之路的经验和判断,这一点AI显然无从复制和超越。
030523cyqcfazmuo6yyq6j.jpeg
AI目前只能取代医生枯燥重复的工作,节约医生20%的阅片时间,让医生腾出时间攻下更多开创性的工作。近几年国内医疗影像数据每年增长超过30%,但放射科医生的增长仅为4.3%,影像医生缺口逐年增大,影像科人才资源地域性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利用AI技术为诊断赋能,可以让基层医生在读片诊断上与大医院具备同等水准,提升诊疗效率,同时减少患者不必要和经济损失[3]。
030523qlmaaopvm8p1rmvx.png
030523b0002ro0662v1zdc.jpeg


030524q7pw2w9pprtkrxrr.jpeg


本文内容版权归H立方研究所所有,部分图片及资料来自孙胜军主任及网络,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沟通。欢迎转发收藏,为更多人助益。本文以疾病教育及科普为目的,非医疗行为,相关诊治信息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替代医生面诊。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liuyang@iadvancing.com。
030524r27ckkk60h6vhzz0.jpeg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39687300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醒:禁止复制他人回复等『恶意灌水』行为,违者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QQ|RSS订阅|小黑屋|处罚记录|手机版|联系我们|Archiver|医工互联 |粤ICP备202117809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7:44 , Processed in 0.294091 second(s), 6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