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互联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山医院牵头,国内首个跨区域跨机构跨门类的医学影像AI应用落地

[复制链接]

  在线 

发表于 2022-9-15 16:34: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73504qmzqtftwtifqj8op.jpeg


“吸气不足”“非医源性异物”“曝光不良”……这是人工智能(AI)系统对医学影像技术员所拍摄的X光片的“秒速评价”。有了AI的“实时全量督查”,技术员可以立即发现问题并予纠正,免除让患者“再跑一次医院”重新拍片的麻烦。这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上海联影、联影智能、上海联通等多单位共同建设的“融合5G的医联体影像协同创新平台”一个新应用场景。这也意味着国内首个跨区域、跨机构、跨门类的医学影像AI应用落地。
对医生端,这个平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以前我们是人工阅片,随着阅片时间的增长,阅片效率会下降。但AI是不会疲倦的,它24小时不停读片,把肺结节、冠状动脉斑块等各种病灶标记出来,几乎不会遗漏。这样医生再审核一遍,重点关注可疑病灶,读片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高。”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曾蒙苏说。
目前,该平台已高质量标注数据集10万例,AI实时质控17万例,AI辅助诊断22万例,诊断灵敏度提升15%,阅片效率提升了30%。
如同医生的能力会升级,这位辅助读片的“AI医生”也会升级,只是“学习速度与能力”可能数倍于人类医生。
“通过大数据、协同标注等功能帮助我们快速获取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然后我们将自己的科学猜想通过AI做成‘模型训练’,然后再到真实世界去验证,验证成功的模型就成为了最新的数字化工具,可以应用到临床,实现这名AI医生的升级。”曾蒙苏说。
融合5G的医联体影像协同创新平台还打通了临床应用与科研,帮助医师实现跨院区、跨层级协作,实现数据的高效标注和科研探索,已形成临床应用启发科研、科研为临床应用提供反馈进而提升应用性能的协同模式。
据介绍,该平台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移动通信等新一代技术,打造了国内首个跨区域、跨机构、跨门类的医学影像AI一站式、全链路、标准化应用解决方案。中山医院信息与智能发展部规划与管理中心主任钱琨介绍,平台通过融合AI数据治理、AI应用治理、AI能力开放等理念,以复旦中山医联体范围内影像AI协同创新为场景,构建技术改进、数据累积、知识沉淀、应用共享的产业创新循环,促进影像AI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应用和落地。
“医疗+AI”开启更多可能。这些凝聚高水平医师临床知识的“AI医生”可以无限复制,通过平台接入,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借助“AI医生”的辅助读片,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效率也将得到极大提升,真正实现优质诊疗资源的低成本扩容,并实现资源的广泛辐射和深度下沉。
记者从中山医院获悉,该项目于2020年投入试运行,2021年正式通过上海市经信委项目验收。项目成果已应用于长三角、福建厦门、新疆喀什等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平台累计病例数超过300万例。
就在前不久,“融合5G的医联体影像协同创新平台”入选2022 SAIL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TOP30榜单,中山医院是唯一入选榜单的综合医院。该奖项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当前,该项目已获发明专利5项,入选国家卫健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获国家工信部“2020年企业上云典型案例”等3项奖励。
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表示,“中山医院将以此为基础,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促进技术创新,通过开展‘影脑’‘5G+智慧医疗生态圈’‘元影像’等项目,持续推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带动全行业医疗水平整体提高。”
作者:唐闻佳 冯颖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4QNPPV05506BEH.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醒:禁止复制他人回复等『恶意灌水』行为,违者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QQ|RSS订阅|小黑屋|处罚记录|手机版|联系我们|Archiver|医工互联 |粤ICP备202117809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5 15:22 , Processed in 0.252156 second(s), 6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