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互联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回复: 0
收起左侧

从头颈检测切入,填补MRI应用空白,中科微影发力小型专科化可移动核磁

[复制链接]

  离线 

发表于 2023-10-18 11: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虽然早在1973年美国科学家Paul Lauterbur就发表了MRI成像技术。但50年过去了,世界上仍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人用不上MRI。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日本MRI设备人均保有量高达57.4台/百万人,美国、希腊、韩国、德国、意大利、芬兰和挪威等国家的百万人MRI设备保有量均在30台以上。同年我国MRI设备人均保有量仅为9.38台/百万人,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临床医生对磁共振需求迫切,但存在价格高难普及与3大应用痛点
“临床医生对磁共振的需求非常迫切,几乎所有的科室对病情的诊断都离不开磁共振,除非是急救患者因为时间原因做不了磁共振。”上海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告诉动脉网。
现在市面上单台MRI价格通常在600万~2000万元人民币,且后续维护开销较大,基层医院大多难以负担。大三甲医院是配备MRI的主力军。对于已经用上MRI的医院而言,使用痛点也非常明确。
一是MRI设备不可移动,无法满足转运风险高的患者。MRI设备吨位大,一般都置于医院放射科一楼,不可移动,每次检查都需要患者到设备旁。无法满足部分转运风险高的患者,例如ICU的患者昏迷,CT检查不出来,又不能转运做磁共振,最终导致无法确认病情。还有新生儿转运起来风险也很高,而且大型磁共振对新生儿的检查并不特别匹配。
二是无法满足专科科室个性化需求。各个科室对于MRI的使用需求差异明显,例如急诊强调检查的及时性、住院部需要多频次使用、口腔科需要结合口腔特点、骨科需要坐着做且清晰度要求更高、新生儿需要在产房或手术室做、ICU病人不能大距离转移等。
三是磁共振检查排队时间长,接待能力有限。大多数医院的MRI检查都需要预约排队,急性患者无法及时做磁共振就有可能会贻误黄金诊治时间。例如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前24小时,在CT上看不到,病情的诊断、后续的治疗,是否为梗死,都需要磁共振检查。但由于MRI及影像科承接能力有限,如果总有插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预约检查。
该主任还补充表示,国家大力发展建设心血管梗死、脑梗死等胸痛中心的诊疗体系,在诊疗路径中却没有将磁共振列入,不是因为不需要,而是考虑到我国实际医疗情况,“如果磁共振设备能放在急诊,肯定会在CT之前。”
核心技术来自国家队
彼时,在中科院一个研究所分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蒋卫平,在筛选项目的过程中,留意到生物电磁技术研究团队的小型核磁项目。“我发现这个项目非常符合我们的筛选标准——世界范围内技术绝对领先、介入壁垒足够高、离产业化的距离足够近。并且该项目的应用也非常契合国家分级诊疗及DRG付费改革的方向。”
为进一步探实临床对该技术产品的需求,他耗时四个多月,辗转北京、上海等地。在拜访四十多位科室主任后,逐渐在心中明晰——“小型化、专科化、可视化是MRI设备未来发展的趋势”。
于是,他撸起袖子就是干,决定全力转化该项目。
1.jpeg


移动是小型磁共振的核心
根据场强的大小,可以把MRI分为低场、中场、高场及超高场。场强小于0.5T的MRI叫做低场MRI,这种磁共振一般是永磁型的。场强在0.5T和1.0T的MRI叫做中场MRI。场强大于1.0T但是小于2.0T的MRI属于高场MRI。
一般而言,场强升高可以带来成像及图像质量的提高。但与此同时,随着场强的升高,磁体的体积越大、重量越重,制造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同时,场强的升高也会放大一些场强相关效应(如化学移位效应、BOLD效应等,产生伪影,干扰图像诊断)及增加SAR值(特定吸收率)。并且场强越高,所需要的MRI场地及安装机房也就要求越大。
所以,虽然场强越大得到的图像信噪比越高,但并不是场强越大就越好。场强的高低,在临床应用中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从磁场强度来说,虽然低场核磁场强低,但可以采用永磁体,其优势在于无需液氮液氦、无需屏蔽房,场强稳定且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要知道,高场核磁一年的维护成本大概在几十万元以上,且由于大小重量环境限制,MRI设备只能装在一楼。
“移动是小型磁共振的核心。”中科微影创始人蒋卫平告诉动脉网,目前有核磁共振设备有超导和永磁两条技术路线。其中,超导磁体为了维持超导线圈的超导性能,需要维持低温环境,并且还需要一套能够维持低温环境的专用制冷系统。除非事故或维修,一旦开机就永远不能断电、不能关机。永磁体一般由稀土材料制造而成,比如钕铁硼、铁钴镍等。永磁体可以永久保持磁性,体积小,不依赖电源。以目前的技术看,小型永磁MRI更适合移动应用。
“小型核磁不是大型核磁的缩小版,其具有独特的技术路线,技术难度很高。”蒋卫平告诉动脉网,国内外虽然已有相关获批产品,但鉴于磁场强度太低、临床解决能力有限、核心部件需要外购等制约,难以平衡产品性能与成本,距离专科化尚有一段距离。
从专科视角出发,推出轻量化、自屏蔽的0.2T小型可移动科室化核磁共振
小型化、可移动、科室化、轻量化、自屏蔽是中科微影核磁共振产品的特色。
“我们所有产品都是根据科室对核磁的要求量身定制,只进专业科室,不进影像科。”蒋卫平介绍道,不同科室对于MRI需求各异。比如关节核磁,患者需要坐着检测;新生儿核磁,则需要放置在妇产科,必须综合考虑成像清晰度、与其他医疗设备的兼容性、场地的局限性等因素。中科微影会根据各个专业科室对核磁成像清晰度、成像速度、成像序列等要求量身定制核磁外形、场强、序列、软件等。
据蒋卫平介绍,自有核磁以来,50%的核磁检测都是做头、颈检测,核磁检测的排队问题主要也是由大量的头颈检测量造成的。中科微影以此为突破点,率先研发出0.2T移动式头颈核磁,让MRI设备突破放射科、影像科的桎梏,成为智能的床旁诊断设备,实现从“患者找设备”到“设备找患者”的跃升。
2.jpeg


0.2T移动式头颈核磁
磁体是磁共振系统的“心脏”。为了在保持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实现设备的小型化,中科微影采用轻量化的磁体设计、独特的成像序列技术、小型化的谱仪设计等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革新。设备梯度磁场强度为16mT/m,最大切换率为40mT/m/s,产品重量仅为750公斤,设备底部装有万向滑轮,可任意移动,在室温环境中运行。
该设备操作简单,诊断结果可同步读取。结合远程诊断和AI技术,便于医生使用并提供给患者最佳的诊疗方案。
并且该设备已实现自屏蔽,可与其他医疗设备兼容,无需额外做屏蔽房。在降低制造、运营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核磁检测的便捷性与可及性,补足了大型MRI无法深入的急诊、术中、ICU、儿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口腔科、基层医疗机构、野外驻训、移动医疗、体检中心、宠物医院等场景。
“医疗器械存在的唯一理由是能够解决临床问题。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必须先考虑解决临床问题,然后再考虑小型化、专科化、可移动化。针对头颈的临床诊断需求,0.2T/1mm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医生的需求。”蒋卫平总结道。
3.jpeg


中科微影0.2T移动式头颈核磁成像效果
基于0.2T移动式头颈核磁的产品技术,中科微影还拓展应用至另一个潜力无限的蓝海市场——宠物医疗,推出0.2T宠物专用核磁共振成像仪。
该成像仪在核心技术参数和人用设备基本一致,针对小动物在软硬件上进行了优化。例如根据小动物的特点开发了系列成像序列、利用了核磁的腔体做宠物床节省摆放空间、插上220V家用电源就能用等。目前,该设备已完成研发生产,即将投入宠物医院。
4.jpeg


0.2T宠物专用磁共振成像仪
在快速推进研发的过程中,中科微影也在不断筑高专利护城河。据悉,公司累计申请专利82个,公开超过55个,2个为实用新型,其余全部为发明专利。此外还有软著2个。
随着精准医疗的普及,医学影像的小型化、便携化和数字化潮流大势所趋。小型化设备不仅能提高影像诊断的效率,也有助于医院增加营收。
未来,中科微影将持续深入各类专科核磁的研发,并同步开拓小型MRI宠物市场。借助“小核磁,大场景”的智能床旁诊断解决方案,全面赋能MRI,让核磁检测不再排队。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醒:禁止复制他人回复等『恶意灌水』行为,违者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QQ|RSS订阅|小黑屋|处罚记录|手机版|联系我们|Archiver|医工互联 |粤ICP备202117809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3 04:48 , Processed in 0.264670 second(s), 6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