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是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中操作数据量最大、数据精度要求最高、数据传输时效性最强的信息化系统。由DR、CT、MR等医学影像设备产生的医学影像,都将经由PACS存储,形成具备大规模、高增速、多结构、高价值的数据集合。
标准化的医学影像数据集作为稀缺资源,持续影响着相关科研与产业的发展速度。数据孤岛、研究普适性差是当前行业难题,医师数量少且任务繁重、效率难以提升则是医疗科研所面临的困境。
如何能够从海量诊疗大数据中深度挖掘未经充分利用的价值,提升院内临床专科能力?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云端协同共享,加速医疗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在2022年8月19日下午14时举办的“智慧医院影像服务 高质量发展云峰会”上,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与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科/影像科/放射科主任专家,从产业及大三甲医院视角重新审视了影像数据的价值,共同探讨影像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及医学攻关与创新自主的深度融合路径,以寻找医疗影像的全新可能。
医院对智慧影像管理提出新需求
随着医院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但由于各中心采购PACS系统时往往不会进行统一规划,数据孤岛问题随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
■ 数据孤岛、研究普适性差等痛点清晰,通讯技术应用痛点问题如何解决?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帅府放射科主任王怡宁以《医疗影像与通讯领域交叉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从医疗数字化应用角度探讨了通讯技术于医疗领域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途径。
王怡宁表示:“医疗数字化演进过程中,对通讯技术的新诉求加速产生。需要硬件具备强的转发能力,以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做到数据不出公网,解决大流量低时延问题。边缘智能方面,包括基于AI的内容识别,需要硬件具备智能计算能力。边云协同方面,要对边缘侧与云端侧进行综合管理,最终形成全局智能、本地决策的医疗影像专网的边云协同生态。”
除硬件方面需要提升的能力外,王怡宁还提出目前我国网络和通讯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及健全的法律法规等问题。一旦网络诊疗发生医疗风险,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医疗承担责任难以判定。
未来需要基于完善的行业准则与法律法规,以及医疗通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盘活医疗卫生大数据,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控,充分发挥医疗数据于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价值。
■ 影像平台建设趋势明显,影像数据应用如何走向临床?
“十四五”规划下的智慧医院创新与发展进程中,影像平台建设已成为助力医院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但过程中,随着医学影像在整个医疗体系中覆盖范围的扩大,医疗机构对于图像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如何实现影像数据应用真正走向临床应用仍是待解难题。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信息科科长邓悟以《多院区一体化影像平台的实践路径》为主题,分享了华西医院在影像云平台构建中,对医学影像的MDT协作、智能辅助诊断、科研分组、教研一体化等在各科室中应用的深入研究。
邓悟认为,如今对于平台建设的需求来自于临床科室、科研团队、医院患者、系统自身、以及地区资料存储。临床科室希望实现对患者全生命周期进行随访,同时对特殊病例进行标注和长期研究,进一步提升临床医学能力。科研团队则希望在科研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团队与第三方合作研发,以及科研教学过程中所衍生的需求能够被解决。患者则会产生如对检查、检验的预约,线上了解检查结果,以及自主打印胶片和报告等需求。
因此,系统数据访问量的增大,以及系统访问量增大下系统访问速度下降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如何解决?邓悟结合华西医院的实践谈到:“图像平台要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支撑临床多模态调阅、打通各个一级科室、满足用户高速的访问需求,同时能够和包括肺结节、骨肿瘤、脑肿瘤等比较主流的AI系统进行结合,对医、教、研三方面提供支持。在日益突出的数据安全问题上,我们和联影医疗探讨后认为,‘专属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绝佳模式。
联影云搭建了临床/科研一体化影像平台,使科研、教学、临床形成了三分离的独立工作空间,打通了全医技、全病程、全流程。对于科研而言,该平台可满足放射科内部科研项目管理、入组管理、科研数据到处等需求。对于教学而言,该平台可满足放射科日常教学场景、学生考试需求。对于临床而言,面对复杂的多系统,临床科室可以在统一界面调阅患者全病程、全医技的数据。放射科内部科研项目管理、入组管理、科研数据到处等需求。”
■ 后疫情时代,医院影像平台如何建设?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信息中心专家张方以《医院影像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围绕智慧影像的具体应用与应用价值将未来发展进行了相关分享。
张方分享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并提及当CT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区域影像平台、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平台等建设,在实现上下业务协同、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提升诊断效率及准确率,以及疫情等“黑天鹅”事件中的重要性。
张方表示:“疫情期间,中南医院部署了全院级的PACS系统,连接了40多台影像和超声设备。并通过区域影像平台开展了远程会诊,有效提高了治疗效率,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新冠肺炎的智能影像分级防控平台,一方面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另一方面对病变情况进行及时的精准评估,便于后期治疗。这是我们从非常具体的实践中,所看到的医院影像平台建设的价值。”
■ 智慧医学影像服务如何构建自身拓展性?
随着影像学与中医学的发展,以及二者的加速结合,中医循证开始尝试在医学影像上进行创新实践。包括AI、信息化在内的医学影像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医临床诊治与理论研究水平,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加快了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医临床诊治与理论研究对于影像技术的应用,也拓宽了医学影像及智慧医学影像服务应用场景。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于楠,以《中医循证在医学影像上的创新实践》为主题分享了中医循证在医学影像上的创新实践。
于楠认为,信息化建设在中医循证研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临床不仅会产生中医“望闻问切”过程中的影像数据,组学数据,还会产生包括院外就诊在内的临床信息数据。但过去这些数据都未经归档、存储、传递、调用,并从中攫取价值。把这些数据进行归类、收集、整理、处理以后,医院才能够基于这些临床数据来建立中医循证研究模型。
但除了影像数据外,患者完整的随访信息、就诊信息,以及在此期间产生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用药的副作用等等数据信息,也同样具有极大价值。处于中医药发展的利好时机,怎样抓住机遇助力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解决影像数据平台搭建难题则是医学影像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创新数字医疗服务模式,搭建设备、云平台、应用的生态闭环
从医院视角来看,在智慧医院加速建设的过程中,医院仍在涌现对PACS的新需求,行业充满机遇与挑战。对于产业而言,不仅需要把握机遇,精准满足医院需求,还需要解决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后系统冗余、接口不统一、数据不互通等阻碍因素。
在以上专家的分享中,几乎都提到了联影医疗云端智能解决方案“联影云(UIHCloud)”的价值。如今,联影云亦已将5G、人工智能等技术嵌入平台产品的关键环节,赋能了顶尖三甲医院医教研云端协同。本次会议中,联影医疗数字技术事业群U+医疗事业部副总裁高川博士结合当下行业痛点问题,从产业视角对联影医疗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进行了分享。
事实上,在联影医疗成立之初,企业就划定了三个圈层。即联影医疗的高端影像产品、云端智能解决方案,以及随着AI、大数据、5G等技术落地,面向未来的移动应用市场所衍生的科研影像、移动影像、全院影像、智能设备管理等服务。
企业欲通过打造联影医疗的影像数字生态化圈,把成熟的数字技术和医疗的具体实践做深度融合,最终创新数字医疗服务模式,同时完成从设备到云平台到软件的完整数据、采集、传输、使用闭环。
“联影云”在其中则主要起到连接和协同的作用。一方面,把设备产生的影像做全面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设备与应用云端协同;另一方面,和医院业务做上下协同,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专属云+公有云双赛道, 打造覆盖医疗影像端到端的智能解决方案
在实现这一构思的过程中,联影云提出了两个概念。一是面向大三甲、国家医学中心去医疗中心的“专属云”概念,二是面向基层医疗医联体、医共体的“公有云”理念。
在“专属云”上,联影云提供影像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平台、全院级的智慧影像服务、以肿瘤为代表的全病程管理,以及面向未来的元影像建设解决方案。在“公有云”上,则提供智能云诊断、云调阅、云智能、云胶片、云质控、云管理等一系列SaaS订阅服务。
先谈大三甲、国家医学中心去医疗中心这个主体,它是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的一个集合体,集成了非常多的软硬件影像设备。而不同的软硬件拥有不同的接口,生成维度不一的数据,使得主体很难通过统一的手段对院内的各式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自然也无法高效的调用。导致这些医疗机构虽然存在大量高质量的医疗数据,但这些数据实际上很难应用于临床、科研乃至教学之中。联影云高川博士提到的“专属云”,便是要在这些分散的子系统上架起一个基于云、AI、5G技术、符合互联互通标准的中心平台。
完成了院内影像数据的分类整理,联影云仅仅完成了第一步。对于医院而言,一个有价值的云平台,一定是能安全、可靠,且能将这些联通的数据应用起来,帮助管理者进行宏观调控,辅助医生临床进行智能诊断,协助医生克服科研、教育的困难。
在管理这一层面,联影云能帮助医院管理者进行智慧化运维,即在中心的部署的基础上,提供统一界面,让管理者能够直观看到系统告警资源的集中监控。展示可视化的日志管理,在实时了解医院运营现状的前提下,对于医院进行敏捷管理、针对性的改进,让每一个决策都有据可依。
智能化时代与数字化时代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应用”。在这一层面,联影云的优势“影像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与“全院级智慧影像创新服务”,力求将与影像相关的每一个场景都纳入综合体系之中,并给予智慧化的升级。
举一个慢病管理相关的例子,为了更好的辅助医生对肿瘤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联影云搭建了一个肿瘤全病程管理平台,将肿瘤筛查、诊断治疗、区域协同救治乃至随访纳入平台,让数据的流通和患者的诊疗深度整合在一起,即医生可以清晰了解患者的情况,患者也可根据已有信息强化对自身行为的监督,进而实现更好的预后。
再谈面向基层医疗医联体、医共体的“公有云”国家推行要分级诊疗,其中的重要基础便是基层医疗有能力诊治患者。然而,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没有能力进行复杂的IT建设,也不具备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联影云的“公有云”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需求。
简单来说,联影云提供包括多病种AI服务、远程诊断会诊,以及C端服务在内的一站式的SaaS服务。其核心逻辑是要通过互联互通打破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之间的地理间隔间、信息间隔与医疗资源间隔,让患者借助互联网获取优质医疗资源,让基层医生借助AI获取高年资医生的能力……最终解决的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让患者能够真正在基层留下来。
时至今日,联影云通过打造专属云+公有云双赛道,可以提供覆盖医疗影像端到端的智能解决方案,且已在国内医院广泛落地。数据显示,联影云解决方案已在全国落地400多个项目,整体服务3000多家医院,连接超2亿人群。
接下来,联影医疗将继续通过广泛与医院开展合作,持续探寻云端智能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以云技术有机衔接多科室、多地域复杂的影像业务流程。同时全面搭载云端影像高级应用及智能引擎,助力高效、便捷、精准影像云端诊疗,提升医疗影像服务质量,逐步解决医疗机构面临的各类影像痛点问题。
此外,联影云还将基于“元宇宙”医学影像场景这一概念,完成包括AI辅助、患者视觉交互技术等一系列影像使用场景探索。让医生能够在虚拟世界中看到病灶器官模样,使之术前能够拥有更为精准的分析判断,术中能够通过虚拟世界影像的评估和辅助,对手术进行导航,进一步发挥医学影像服务的价值。
想要联系动脉网报道的企业,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征求企业意见后,尽快为您服务。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EL2V6205118K9D.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