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互联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回复: 0
收起左侧

2023年中国核磁共振成像仪器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图]

[复制链接]

  离线 

发表于 2023-5-22 06: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png
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是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的医学影像设备。
 
医用磁共振设备是一种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的医学影像设备。磁共振最常用的核是氢原子核质子(1H),因为它的信号最强,在人体组织内也广泛存在。影响磁共振影像因素包括:(a)质子的密度;(b)弛豫时间长短;(c)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d)顺磁性物质(e)蛋白质。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Edward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FelixBlock领导的研究小组率先发现了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现象发现后,很快就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核磁共振波谱学,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等领域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核磁共振的图像质量在1978年已达到X线CT的初期水平,并在医院中进行人体试验,定名为磁共振成像(MRI)。到1981年成功取得了人体全身核磁共振的图像。磁共振成像技术运用无损伤的方法,既能取得活体器官和组织的详细诊断图像,又能监测活体器官和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和反应,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核磁共振设备发展历程
2.png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产生磁场的磁体是MR成像系统的核心。根据磁体性质的不同,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分为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常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三类。
 
从制造工艺、磁场特性、能源和其他消耗以及价格方面进行比较,三种类型的磁体的优点和缺点:
医用磁共振设备三种磁体比较
3.png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核磁共振(MRI)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是颅脑,及其脊髓、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对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观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变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进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诊断,可作多个切面图,空间分辨率较高,显示心脏及病变全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优于其他X线成像、二维超声、核素及CT检查。在对脑脊髓病变诊断时,可作冠状、矢状及横断面像。
 
中国MRI的人均保有量为8台/每百万人,而日本为55台/每百万人,美国为39台/每百万人,中国MRI的人均保有量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未满足的临床诊断需求为MRI设备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长潜力。
 
近几年,随着政策的放宽,民营医院的发展,国内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规模达到了114.7亿元,2021年达到了142.77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5亿元。
2015-2023年中国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规模情况
4.png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市场,市场行业整体呈现出垄断竞争的格局,GE医疗集团与西门子是绝对的领先者,这些外资企业实力雄厚,技术起步早,品牌影响力大,但产品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目前该类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份额仍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在国内磁共振成像系统市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有GE、日本Hitachi、荷兰Philips、德国Siemens和日本Toshiba等知名跨国集团公司旗下的医疗子公司或事业部。
 
核磁共振设备的全球市场发展趋势是向着高场强和低场强两级化发展。一方面,高场强的超导型核磁共振设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另一方面,低场强的永磁型核磁共振设备技术愈发完善,图像质量和功能不断提高。超导型设备由于其设计的特殊性、工艺的复杂性,以及需要综合的工程化能力、高技术门槛,导致全球高场强市场一直被西门子、GE、飞利浦三大国际巨头公司所垄断。仅有少数国内企业具备生产超导型设备的技术,能够生产3.0T及以上场强设备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而在较低端的永磁型设备市场,贝斯达、安科、万东、东软等国内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永磁型及超导型设备竞争概况
5.png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在中国的核磁共振设备市场,份额占有率较高的国际品牌同样是飞利浦、GE和西门子三大医学影像设备巨头企业。这三家企业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及跨国的营销网络及制造分公司,产品已达到一定经济规模,占据了行业主导权。
 
永磁型核磁共振设备大多采用进口部件组装,图像质量、成像速度不足,且价格偏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因此,以永磁型设备生产技术为主的本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具有优势,占据份额较小,且短期内实现超越较难。但是,国内已有东软、联影和奥泰率先攻克了超导型设备相关技术,成功在核磁共振设备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本土企业将不断攻克新的技术难关,持续提升自身市场地位。
 
国产企业品牌和技术日渐成熟,这些企业均有相应产品入选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目录,主要从低端的民营医院以及二级公立医院进入市场。其产品定价较低,产品整体性价比较高,以高品质和优质售后服务受到越来越多医疗机构的欢迎。
 
但目前整体来看,在三级医院等高端市场中,外资品牌产品保有量和销量仍占据优势地位,中高端产品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这也造成中国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价格相对较高。
 
更多关于核磁共振成像仪器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市场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29年中国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市场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核磁共振成像仪器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市场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从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仪器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核磁共振成像仪器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核磁共振成像仪器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核磁共振成像仪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6.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醒:禁止复制他人回复等『恶意灌水』行为,违者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QQ|RSS订阅|小黑屋|处罚记录|手机版|联系我们|Archiver|医工互联 |粤ICP备202117809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9-20 07:50 , Processed in 0.359477 second(s), 6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