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财经新势力#
内窥镜是医疗设备行业中备受关注的高端领域之一,其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推出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推动医疗新基建的发展,为内窥镜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自2015年以来,我国多次颁布创新医疗器械相关文件,鼓励本土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发展,加快内窥镜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
此外,国家在“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行医疗新基建,这为内窥镜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
在政府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采用税收减免、采购优先、鼓励研发等多种方式提升内窥镜等重点医疗器械的国产供应能力。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内窥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逐年上升。据FROST&SULLIVAN分析,2016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为178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2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2%,到2030年将增长至396亿美元。
与其他医疗设备全球增速对比,内镜依然表现出高景气增长态势,成为全球医疗设备市场中极具吸引力的高景气赛道之一。#内窥镜##医疗##生命健康##医疗器械#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
内窥镜行业概览
内窥镜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其主要应用可分为诊断和手术治疗。根据Endoscopy BCC Research的数据,胸腹腔镜以30.8%的份额居于首位,泌尿外科、消化科、耳鼻喉科、骨科等科室也广泛应用内窥镜。
根据镜体的软硬程度和应用场景,内窥镜可分为软性内窥镜和硬管内窥镜。软管式内窥镜(简称软镜)可以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如食道、肠道等)并随意弯曲,硬管式内窥镜(简称硬镜)则需要借助戳孔使腔镜进入人体腔内或潜在腔隙的不可弯曲的内窥镜,如腹腔镜、关节镜等。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汪正道: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内窥镜系统由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显示系统和照明系统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图像采集系统主要包括高像素工业相机和高清图像采集卡等组件,可以将光学信息转化为电子信号。
液体镜头在图像采集方面也有一定应用,但由于受到技术限制,液体透镜并不经常应用于内窥镜中。
图像处理显示系统主要由图形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芯片和显示面板等组件组成,可将采集到的电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实时图像处理,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清晰度。
目前,图像处理显示系统中主要应用的是CCD和CMOS传感器。
照明系统是内窥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线,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手术区域。
照明系统的核心是LED灯珠,它能够发出红光、蓝光和绿光等不同波长的光线,以满足不同手术场景的需求。同时,照明系统还包括反光镜和光导纤维等组件,以实现光线在不同手术部位间的传递。
内窥镜产业链梳理
内窥镜行业的上游主要由零部件厂商组成,其提供生产内窥镜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如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机械装置等。
由于内窥镜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上游部分物资对产品质量和功能有着较大影响。因此,上游供应商的创新能够推动中游产品的性能增强和创新研发。
中游主要由内窥镜的研发和生产企业组成。
产业链的下游端主要是终端医疗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多种销售模式购买并使用内窥镜产品,包括经销、直销以及贴牌销售(OEM/ODM)等方式。
医用内窥镜产业链图示:
资料来源:海泰新光
硬镜生态系统整体偏向开放,产业链模式成熟且完善,中游制造商通过上游+下游完整的供应链即可实现产品的生产及销售,行业内玩家数量较多,拿证难度和技术壁垒相比软镜整体更低。
中国硬镜市场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赛克三家外资企业合计占据市场份额的83%,而国产硬镜企业主要有沈阳沈大、浙江天松等,所占市场份额合计不到10%,且产品处于低端市场。
随着迈瑞等国产企业的入局,外资三巨头的市场份额下降至66.1%。
迈瑞2017年推出1080P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2020年推出4K白光内窥镜摄像系统,经过几年发展,2021年起成为中国硬镜市场上中标数量排名第3的企业。
2022年迈瑞超过史赛克成为了市占率第三,而欧谱曼迪抓住了荧光内镜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硬镜市场上也具有了一席之位。
国内软镜市场呈现外资绝对垄断的状态,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和宾得三家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90%以上,软镜市场奥巴依旧引领,国内企业澳华股份和开立医疗的市场份额均不到3%,但是两家国内企业近年来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不断突破引领国产替代。
2018~2021年间,开立和澳华内窥镜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0.4%和30.7%,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到2022年时,两家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均有提升。
内窥镜市场格局
根据新光维医疗的招股说明书,Frost & Sullivan的数据显示,美国在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中的份额遥遥领先,占比达到43.6%。预计未来十年,美国将继续主导医用内窥镜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Frost & Sullivan预计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将取得最高增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用内窥镜市场。到203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的全球占比预计将提升至22.8%。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医疗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
医用内窥镜是一个展现技术活跃性的赛道,产业技术壁垒较高,技术创新和融合不断涌现。这为国内领军企业提供了实现技术赶超的重要机会。头部企业在部分医用内窥镜细分领域实现了质和量的突破,逐渐追赶上进口厂商的中高端产品。
从上游的关键零部件、中游的整机设备生产至下游的产品品牌,国内企业逐渐占据了一定比例,国产替代空间十分广阔。随着临床医工合作的不断探索,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多模块和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加快产品技术的更新迭代。
在医用内窥镜行业多重技术和工艺不断融合、新一代产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国内龙头企业有望不断缩小与一线外资厂商的差距,中长期实现赶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