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还有不到一个月,各个厂家的2022年销量即将出炉。2020-2022三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大型医学影像设备采购似乎只留下了CT等疫情相关采购潮的烙印。而在新形势下,未来三年的后疫情时代,走向又会如何?抱着这个问题,这里进行抛砖引玉,供大家交流。
“不确定性”在这两年成为了一个高频词汇,这和“风险”有着本质的区别,不知发生的可能性为不确定性;已知发生的可能性为有风险。在正常经济活动的年份,各种机构、组织、投资者都会研究分析各个行业前景,疫情使得很多模型失效,过去的经验也很难起作用。“复苏”成为未来三年的主线,而复苏的过程注定是不会平坦的。
先说结论,再带来论证过程:
1)2023年业绩无虞
2)2024年至暗时刻
3)2025年常态化增长
一、宏观经济与需求总量
1、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
抛开疫情影响,经过近20年独冠全球的经济增长,我们整个经济大盘进入了“新常态”“高质量增长”阶段。首先回顾一下过去20年的卫生数据:截止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超过7万亿,在GDP的占比为7.1%。
2000-2020年卫生费用增长情况
发达国家医疗在GDP的占比为9-12%,德、法、日为11%左右,美国为16-17%,以我国追赶发达国家平均占比的过程来测算,在2023-2028年,卫生费用达到GDP 8-9%的占比,卫生总费用也会从一个成倍于GDP的增速水平到略高于GDP的增速水平。我国卫生事业支出主要依赖公共财政,下个五年,乐观估计,整个医疗行业宏观增长率为5-7%。
考虑到大型影像设备普及的地区差异及资源分布的东西不均,大型影像设备后期增长空间又会略高于整个医疗行业增长率。这当中有一个指标就是每百万人口的保有量,这个指标虽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仍具备相当的参考意义:
2、大影像需求容量
疫情黑天鹅3年,在整个漫长的增长变化中,仅仅算是一朵浪花,相当于在长期增长曲线当中打了一个结。而未来三年是逐渐熨平这个结的过程,终将回归于常态化增长。
医疗行业只是因为疫情需求出现了剧烈分化,抗疫相关的细分鸡犬升天,反之则备受冷落,甚至雪上加霜。
2020年-2022年,每年的主要驱动核心因素也不尽相同:
1)2020年主要以CT,部分普放等抗疫题材为主;
2)2021年以继续加强发热门诊、方舱医院、基层卫生基础设施与国家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战略布局为主要逻辑;
3)2022年则表现为从医院收入持续下降导致需求抑制,到投资端刺激(如贴息贷款)的转变。
除年份变化以外,不同细分产品线的需求逻辑每年也有所不同。
a)大开大合的CT
过去三年,CT在大影像行业当中可谓风光无限,2021年底,全国CT保有量47600台,全国人均保有量约34台/百万人,已达美国的2/3,此谓大开。
但苍白的数据背后,隐含着短期采购透支了未来并且出现了结构性失衡,16排CT为满足疫情需求爆发式增长,已经预支了未来的市场空间,根据QYReaserch的数据。
2021环比2020年几无增长
2021年,国内CT的市场规模在150亿人民币左右。而2022年行将结束,笔者与业内人士的交流来看,除了龙头企业以外,其余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有业绩负增长的厂家。由于有贴息贷款的年底扰动和业绩计算的口径差异,这里不做预测。如果相比2021年维持微增,就已经难能可贵,此谓大合。
因为疫情采购造成的波动,整个市场容量从金额上可能会在3年内都难以有较大增长,但结构上会回归消费升级与超高端CT普及上。得超高端CT者得天下,超高端台数虽然不占优势,但是总的金额已超过1/3并继续提高。在这样的竞争态下,高端市场和新产品的引入(如光子计数器CT)将变得最为瞩目。
b)稳步复苏的MRI
在三驾马车中,增长本来最为稳固的核磁共振市场,由于2020年市场全部注意力都投向了CT,高增长态势受到了暂时的抑制。2021和2022才逐渐恢复,并且和CT共同享有基层市场和国家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红利。核磁采购以超导为绝对核心,永磁则下降:
2017-2021中国磁共振成像系统销量
可以看出,2021年的核磁销量出现了一个恢复性的增长,并且拟合的是代表高端3T磁共振的销量。
由于我国人均核磁保有量仅为美国、日本的1/5到1/4 而核磁技术又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3T的进一步普及和3T以上的超高场强磁共振的出现,给这个市场提供了足够的动能。而核磁没有被疫情提前释放市场规模,增长率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国内磁共振市场规模在160亿左右,相比于各投资机构给出的两位数乐观估计,考虑到前文提到的整体增长率以及平均成交价的缓慢下移,未来三年的核磁市场笔者给出7-10%的增长速度。
c)势头正盛的DSA
和磁共振有同样的境遇的DSA,由于2020年疫情影响,出现了短时间的需求抑制。2021年医工研习社统计国内DSA市场成交约为1100台,金额接近百亿。
2021年市场占有率前5
但是,作为治疗设备来讲,无论是与发达国家比较人均保有量,还是介入手术在临床中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以及老龄化带来的心脑血管病增加的挑战,DSA将会是三驾马车里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产品线。未来三年,给出11%-14%的增长率预测。
二、2023的业绩无虞与2024的至暗时刻
1、逆调节的刺激
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医疗主体中公立占主导地位。而且疫情三年来,没有公共财政托底的非公立医院遭受了很大打击。从整个经济的刺激引申到医疗行业,最为典型的事件就是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的“贴息贷款”政策,这是欧美市场不具备的逆调节能力。
经过挣扎的2022年前三季度,从各个厂家非正式场合反馈的信息来看,随着贴息贷款项目逐渐落地,以及始于2021年的新改扩建三级医院进入采购环节,即厂家业绩兑现时期,2023年度似乎会比较轻松。至少在2023自然年的第一、第二季度,各个厂家的数据表现来看,将出现一个短期的强劲结果,甚至直接有助于提前完成2023年度任务。所以本文给出第一个观点,2023年业绩无虞。
2、医院收入探底
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公布全国国考数据----疫情的第一个年头的2020年,2508家参评三级公立医院中,43.5%的医疗盈余为负。2021和2022的数据还未出来,但是深处这个环境的从业者知道,情况更加糟糕。尤其是2022年,门诊量,住院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连医务人员的收入,也是肉眼可见的下降。“贷款发工资”已经不是个例。
医院收入探底,何时出现,非常难以预测。复苏的过程将是曲折和漫长的,并非乐观者预测的放开即正常。疫情未来有多少次波峰,谁都无法预测,但是根据国外复苏的节奏来看,至少在9-12个月内,就诊数量与医院收入的恢复将十分挣扎。12个月后,各厂家的经营才又出现良性增长。所以如果病毒继续温和下去,这一复苏过程需要至少一年时间。
但是,基于投资端的刺激并非没有隐忧:
1) 贴息贷款的形式,当中有医疗机构将存量债务试图去贴息的想法,也就是已经存在的债务进行低息置换,这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国家的刺激政策初衷。
2)经过三年捶打的医疗机构,在收入探底前,是否需要大量的设备采购与置换。在政策加持下的非理性购买,很大程度上会透支未来2-3年甚至5年的需求。
3)贴息贷款要形成闭环,也就是举债人最终需要偿债,医疗机构盈利能力复苏是否能在2年之内完成,要打一个大问号。如果不能履约偿债,必然会进行债务展期或者置换。
4)刺激退出之后,必然进入新的增长常态,终究还是要依赖总的市场供需去调节。
总的来看,需求的释放,主要叠加宏观经济形势+收入探底+未来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基于此,文章中提到的三驾马车在未来的年增长率,并没有各种投资机构那么乐观。甚至在这里提出一个命题:2024年,会是未来三年的医疗影像行业的至暗时刻。就是考虑到刺激政策退出,和三级医院改扩建潮,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建设采购红利逐渐释放以后的情况。各厂家如果根据2023年强劲的业绩来定2024年的目标,那将会重现2014年的情况,各个厂家的订单量很多都没有转化为最终销售。
在2023年度结束庆功时,是否会对2024年忧心忡忡,我们拭目以待。如果疫情还是存在6浪甚至7浪的波峰,就不是仅仅对医疗行业打击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大盘的问题了。
三、2025的常态化增长
祈祷疫情不会出现大的反复,那2023年将是采购相对繁荣的一年,这来自于逆调节等手段。进入常态化增长,长期来看是大概率事件。如果GDP增速不能达到5%以上,那三驾马车能达到两位数都是难能可贵的。
设备平均采购价格是否下探?无论如何刺激,放的水终将需要偿还。虽然在财政状况不佳的背景下,医疗相对来说是整个经济当中相对长期看好的行业,但是扩大内需与收入增加一旦不振,同时迎接老龄化挑战,终将面对支出收紧的现实。大型设备成交均价下降,附加服务条件增加等,都对企业盈利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所以从金额端,前文对于市场的容量增长预测也会适当调低。
供应链挑战。疫情带来的全球性供应链受损,以及国际地缘因素出现逆全球化苗头等因素,都为医疗影像供应链蒙上了一层阴影。无论是进口品牌的全面国产化,还是国产品牌的核心部件,都离不开全球化供应链。而对于国产品牌的扶持,会不会面临国际竞争环境的非议而招致核心部件卡脖子,值得警惕。
企业如何应对?首先,依赖疫情红利而不具备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会陆续倒下,以CT为例,这个市场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品牌,优胜劣汰是市场永恒的规律。在国产品牌突破旧超高端而欢喜时,光子计数器CT时代已经悄然来临;48排CT市场的出现,是否会打击很大一部分依赖16排销售的公司;同样,国产核磁能不能在无液氦时代弯道超车,全供应链自主可控?会不会出现DSA市占率第一个达到两位数的国产品牌?
常态化增长,即略高于GDP增长率的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向上突围是各影像企业,尤其是国产品牌企业继续生存的唯一道路。强者恒强,GPS等头部企业会依然强大,只是细分产品线互有攻守,而国产力量,凝聚出龙头代表的同时,一些陪跑者,将会消失在市场上。
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84884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