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临床病情进展明显快于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病理学上根据细胞的具体特征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包括以往的燕麦细胞癌)和混合性癌(即小细胞癌与鳞或腺癌的混合型)两类。美国退伍军人医院肺癌研究小组所制定的SCLC分期系统认为若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包括其引流的区域淋巴结,如同侧肺门、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且能被纳入一个放射治疗野即为局限期(Limited Disease,LD),如果肿瘤超出局限期范围即为广泛期(Extensive Disease,ED);上述方法由于简单、易行,且与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此获得了广泛认可。由于SCLC具有肿瘤分裂增殖迅速、早期扩散等特性,而且病情发展迅速、病程短、恶性度高、预后较差等特点,因此对SCLC进行早发现、早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CT作为重要的诊断手段在SCLC的诊疗过程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
临床上对于SCLC的临床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具有较高的侵袭性;癌细胞倍增时间短;分化程度低;早期便会出现远处转移;治疗以及预后情况较差。有研究对11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全组1年生存率为71.8%,2年生存率为35.9%,3年生存率为12.8%;由此可见SCLC的生存率较低。其中局限期1年生存率为76.9%,2年生存率为46.2%,3年生存率为19.2%;广泛期1年生存率为61.5%,2年生存率为15.4%,3年生存率为0;因此相对于广泛期而言,局限期的生存率相对较高。文章通过单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分期、化疗周期数、治疗方式对SCLC患者生存时间具有影响;而多因素分析提示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国外的一项研究对1973年至1991年中1714例非选择性SCLC患者进行联合化疗,结果有60例患者存活时间超过5年,5年生存率为3.5%(局限期病4.8%,,广泛期病2.3%);10年生存率为1.8%(局限期病2.5%,广泛期病1.2%)。并得出结论:对于SCLC患者而言晚期复发和继发性恶性肿瘤是导致其生存率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与烟草有关的癌症和其他与烟草有关的疾病;而长期存活者似乎具有更高的死亡率。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
临床研究认为SCLC是一种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上皮内的Kulchitsky细胞(嗜银细胞),属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 decarboxylation)瘤。也有研究认为SCLC虽然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但能够向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干细胞。但更多的观点都比较认可SCLC是目前抑制的肺部恶性肿瘤中分化程度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国内外的病理研究发现SCLC多发生于肺中央部,其中借助光镜发现SCLC的癌细胞多为短梭形、体积较小,或可呈淋巴细胞样;由于胞浆少因此类似裸核。此外癌细胞密集成群排列,依靠结缔组织进行分隔,有时癌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团。借助电镜可见SCLC的细胞胞浆中含有数量不等的但是却为典型的轴样神经内分泌颗粒,因此在相关研究中认为SCLC的发生、发展与5-HT和ACTH具有一定的相关性。Saji H等在研究中认为SCLC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前体,其特征是生长迅速、早期向局部淋巴结播散、远处转移发生率高、预后较差,并伴随着对化疗和放疗的初始敏感性。
小细胞肺癌CT诊断特征
CTC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并输入计算机处理而获取图像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分辨率力高,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可重复进行;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相邻器官组织密度差异不大而不能形成对比图像,软组织构成器官不能显影或显影不佳等缺点;具有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能力,有利于观察和鉴别;能够进行增强扫描,使图像更为清晰,并对某些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及显示率。
有研究借助东芝公司Aquilion64层螺旋CT机对34例SCLC患者均行64排128层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胸锁关节平面至肋膈角水平,参数如下:扫描层厚7mm、球管电压120kV、电流自动mA、准直1.25mm,动脉期25~28s,静脉期55~60s,延迟期120s;并采用薄层1mm重建和多平面重组(MPR)技术。结果小细胞肺癌主要起源于3级以上支气管,分叶少,边界较光滑,不易发生空洞,肿块一般沿支气管长轴蔓延,包绕支气管,增强后呈中度强化;周围型小细胞肺癌,肿块多呈结节状或葡萄状,结节状病灶多为单结节型,形态较规整,边缘较光滑,无分叶或浅分叶,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出现率低;葡萄状病灶表现为沿小支气管生长的串珠状大小不等结节病灶,密度较均匀,少有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增强后,出现轻中度强化。
有研究对140例患者根据经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小细胞肺癌组(35例)与非小细胞肺癌组(105例)并对两组患者的CT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CT表现特征中,在病灶长径与支气管关系、有无毛刺、是否存在胸膜凹陷、是否累及纵隔大血管、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是否累及叶、段支气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得出结论SCLC的CT表现特点为:病灶与支气管长径多平行,周边光滑、不易发现毛刺;广泛性较高,常累及叶支气管、甚至段支气管;胸膜凹陷少见,并可累及纵隔大血管等。此外国内研究借助CT诊断技术对于SCLC进行诊断,其主要表现为瘤组织均质,可存在钙化以及见囊变坏死;病灶多呈分叶状,可见细小毛刺;其中大部分病例呈均匀轻中度强化,强化不均匀者较少,内见多发囊变坏死区。而在侵润性上,多以包绕段或叶支气管常见,部分患者可见肿大淋巴结,但未见原发灶。有研究在对小细胞肺癌进行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研究中,对47例患者胸部CT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SCLC以中央型为主,多表现为肺门类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多伴有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转移;其中周围型小细胞肺癌主要表现为肺野周边肿块,具有恶性肿瘤的特性但缺乏特异性。杨文等在对50例SCLC患者的资料的CT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48例表现为局部结节或肿块,38例出现分叶状,6例出现钙化,6例出现胸膜凹陷征,14例出现磨玻璃影,34例出现阻塞性肺炎,30例出现阻塞性肺不张,28例出现胸腔积液,38例出现肺门淋巴结肿大,44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20例出现“冰冻纵隔”,17例伴远处转移。
小结
SCLC是指一类恶性程度高、具有高侵袭性、早期扩散能力强、富含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肺部恶性肿瘤,虽然在临床特征上与非SCLC肿瘤表现不显著,但在其临床病理以及CT影像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因此正确认识其临床特征,掌握其影像学表现,同时通过临床联合多种检查方法能够对SCLC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期,从而制定有效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N77H27G05560QUF.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