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先说说ICU,啥是ICU?
英文是Intensive care unit,中文叫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ICU的历史
1863年,南丁格尔提出:把病人安置在手术室出口的小房间里直到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这种专门为手术病人,以后逐渐扩大到为失血、休克等危重的外科病人开辟的小房间即为ICU的雏形。
南丁格尔,最出名的护士了
1923年美国神经外科专门成立了“术后恢复室”作为麻醉科或者外科的一部分而逐渐发展起来 。1958年,美国麻醉医生Peter Soufa建立的专门的监护单位:Intensive care unit (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由此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称呼的ICU,也就是医生口中所说的重症监护病房,而他最初始的名字为重症加强监护病房。
中国的重症监护室由来
那么我国的重症医学是何时发展起来的呢,这得从协和医院说起,是的就是北京的协和医院。中国重症医学创建人陈德昌教授,他于1982年创办了协和医院第一个也是我国第一个ICU病房,重症医学科从此在北京协和医院落户生根。
陈德昌,重症学科开创者
我国的重症医学发展相对西方世界起步较晚,但是进入21世纪,重症医学在学术上、研究方向上、医疗策略上都有着很多的改进和发展,从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的H7N9以及去年的新冠肺炎,无不凸显着重症医学在急重症方面的巨大优势。综合医院的ICU所包含的技术手段囊括了从头到脚基本上所有的治疗手段,像大家所熟知的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还有此次疫情让大家所熟知的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等,诸多高精尖设备给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
监护室有哪些高级生命支持设备
气管镜,又称电子支气管镜
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疾病领域,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对气管、支气管及肺内病变,气管镜可以清楚、直观的发现病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且气管镜下治疗具有损伤小、耗时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呼吸科而言,气管镜除了常规进行检查之外,像气管异物,比如瓜子壳、花生粒等等,很多成人或者儿童会呛入气管,这时候气管镜取异物就是非常有效的利器了。当然像肺癌的活检取材也离不开气管镜的支持。
CRRT,血滤机,透析机
血液净化装置
患者正在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相对于尿毒症患者,重症病房里的病人大多因为疾病突发,并发了多器官的衰竭,其中就包含了肾衰竭,多由于感染引起,这种急性的肾衰竭,ICU里的透析就是很好的选择,可以临时建立血管通道,短期内多次进行血液透析,待病人好转后,拔除管道,对患者本身不造成严重影响。
ECMO,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脏),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ECMO主要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等部分。
运行中的ECMO,深色血液经过充分氧合,形成鲜红血液回到体内
右下为ECMO整体照片
从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的H7N9以及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ECMO多次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简而言之,ECMO的作用是心脏或者肺部疾病急性进展,其功能暂时不能满足全身需要,外源性的帮助心脏或者肺部,代替二者进行工作,就好比脚扭伤了,拄拐杖坐轮椅,等恢复好了,再撤机。从医学角度来说,就是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时间,给医生对重症患者一个窗口期进行治疗。
呼吸机
呼吸机算是ICU发展过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设备了,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呼吸,比如患者出现肺炎,轻者多咳嗽胸闷,但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严重缺氧的表现,所以需要呼吸机建立人工气道,帮助肺进行呼吸,将新鲜氧气送至肺内,再将二氧化碳从肺内吸出,减轻肺的做工。
以上是重症监护的一部分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命支持设备推成出新,仪器呈现高精尖化、智能化。医疗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治疗成功率也在不断上升。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医疗技术会水平蒸蒸日上。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9352987661071209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