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上个月刚完成上市的联影医疗,创下了今年以来科创板最大规模IPO记录——募资110亿元,盘中市值一度冲破1500亿,约为两年前公司估值的三倍;接近80倍的市盈率,远超当前行业平均值的35倍。
这场盛宴并非孤例。疫情以来,东软医疗三次递交IPO申请;今年6月,另两家本土品牌明峰、安科也分别向科创板和创业板递交了申请。可以说,在“国产浪潮”中,作为医疗器械第一大细分市场的医学影像设备赛道,名至实归地火出了“国潮”热度。
如今,中国的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已然打破进口垄断的格局,在不断壮大的本土企业和加速国产的跨国企业两股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的国产医械已经崛起。这一切都在过去十年间悄然发生,一项来自知名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的统计数据描摹了这十年国产化发展的结果——以CT设备为例,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整体国产比例按台数计算均超过80%。
从狭义来理解,国产即国货,指的是由中国企业研发生产的设备。而从广义上来看,国产设备包含两个部分,除了本土企业的产品以外,还包括外资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
后者对国产的定义似乎正在成为共识——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不得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不论其供应商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均应依法保障其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
事实上,无论是国内企业的崛起,还是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当中的界限早已不再泾渭分明。在产业链被精密解构的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家规模以上企业都应该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唯一决定其属性的是,它为谁而服务。
国产化的十年:“进口垄断”格局被打破,“国产医械”成主力
过去的十年,既是本土企业突飞猛进的十年,也是跨国企业布局本土化的十年。
数据显示,十年前,在中国本土的1.5万家医疗器械公司中,超90%的企业年收入规模低于2000万元,真正中国国产的中高端设备比例不足20%。
2011年3月,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中表示,“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实施,但多数医疗检查设备仍是进口,从而导致过度医疗等问题,成为目前‘看病贵’的主因”。
此后,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成为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导向。“十二五专项”“特批通道”“国产设备遴选入院”等政策接连出台,行业呼唤有胆量、能接受挑战的勇士,也寓意着开启了国产化政策红利的十年。
至2021年,重磅政策再次出台。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了政府采购国产医疗器械的比例要求。其中,对137种医疗器械要求100%采购国产,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
近年来,随着高端医械产品核心技术被逐步攻克和国内供应链能力的提升、中国创新和中国生产的产品品质与口碑崛起,市场上所谓“医疗设备几乎为进口垄断”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国产份额极大提升。国产医学影像设备行业正逐步实现国内与国外比肩并跑的目标。
纵观目前的市场格局,低端和中端设备市场中,本土品牌与跨国品牌平分秋色,而在高端市场领域,仍是跨国品牌占优。益普索给出的乐观估计是——未来两三年内,高端CT机的本地生产比例也将提升至50%。
另一方面,以GPS为首的跨国企业也早早嗅到了政策机遇,先后在中国展开布局。以GE医疗为例,早在1991年,GE医疗就在北京设立合资公司和生产基地,并将部分产品的产能落户到中国。截至目前,GE医疗中国拥有近7000名员工,包括一支约1200名的研发和应用工程师团队。作为先行者,GE医疗率先于2019年提出了“全面国产”战略。至今年,GPS中的另两家飞利浦和西门子也将高端设备的生产放到了中国。
从更大的医械设备市场来看,这已是大势所趋,如基因测序先行者因美纳也在上月将全球第三处生产基地落地在了上海。“一家原计划明年将高端产线引入中国的大型跨国企业,也着急地提前至今年,开启了大规模的进口论证。”业内人士透露。
国产内涵升级,反哺全球市场
相比于中国企业的出海探险,跨国企业在中国走的每一步都显得更有节奏和谋略。
医疗器械是高精尖产业,其发展需要优质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供应链配套能力。所以在初期,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都是从“转移低端产能”开始,只有当产业氛围逐渐形成后,才会引入高端设备生产线,设立创新研发中心。
GE医疗中国研发团队首席顾问、科学家谢强博士是GE医疗的老员工,供职至今30多年。作为一名科研人,他见证了CT技术的迭代和发展,也见证了GE医疗CT设备国产化的每一步——从成形的CT机国产化,到面向国内CT机的研发,再到疫情后研发出面向世界的CT。
谢强博士介绍,90年代初期,GE医疗最先进的CT是单排螺旋扫描,当时中国团队尝试从成形机入手进行国产化,并从中深入了解了机器的基本设计和重要技术指标。此后,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团队的任务是设计一台适合国内基本客户的小型经济CT。经济型CT的设计难度并不比高端CT低,而这些技术难题往往是研发高端CT碰不到的,“许多难题解决方案需要我们重新审查基本的设计。”
在多年的积累之后,GE医疗中国研发团队于2019年设计出了深度天眼CT。简单来讲,这款CT产品的设计思路是,结合AI技术,研发了AI自动定位系统、一键自动对中摆位技术以及医患隔离操作流程,避免医患交叉感染、缩短单个检查者30%的扫查时间。“深度天眼”技术在2020年抗疫前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临床的极大认可,不仅成功应用在全国多家方舱医院、发热门诊,更远销海外,支持全球抗疫。
△2020年初,GE医疗向多家武汉方舱医院交付了整合深度天眼CT的“诺亚1号”方舱CT,全力帮助武汉应对新冠肺炎的快速、精准诊断。
就是在深度天眼CT推出的这一年,GE医疗中国宣布将“全面国产”作为公司重大战略之一。GE医疗中国总裁兼CEO张轶昊曾在接受八点健闻专访时表示,全面国产指的是,GE医疗全线、全系列产品,包括256排超高端CT,3T核磁,高端X光机、最高端的呼吸机及全线超声全都能在中国生产。
事实也确实如此,截至目前,GE医疗60%的CT,50%的MRI,40%的超声,以及造影剂全都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去年,谢强博士所在的团队又推出了“深度天眼家族”,从16排到64排更多的CT机型整合了该平台,实现更为适用于临床需求的远程操控模式、完善的隔室操作、系统级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真正做到了“中国智造,反哺全球市场”。
携手托举“中国制造”,提升医疗质量
推动国产的背后是对医疗支出的控费提效。当然另一方面,医疗行业的特殊之处正在于,它和生命息息相关,单纯为了降低成本,降低医疗的质量,显然是行不通的。控费的前提是保障医疗质量。
因此,在控费的同时,如何让国产的产品和技术真正强大起来,不仅仅是表明上的国产,而是在一些核心的、特定的领域里面,能够把最核心的供应链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真正考验政策制定者的顶层设计。
政策、资本之外,真正能带动飞轮转起来的,还得靠整个产业本身。
在这个过程中,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绝非简单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的合作关系。后者所提供的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落地,多年耕耘的人才和供应链的培养,以及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将为整个产业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GE医疗为例,其国内生产产品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85%以上,其中64排CT国产化率为100%,16排CT国产化率为85%,手术机国产化率为95%以上。
这意味着,GE医疗在国内已经搭建起了深度的本土产业链,并在合作过程中提升了本土供应商的实力。据GE医疗中国介绍,其在中国的全产业链布局包括对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的培养,“尤其与国内供应商的合作非常深入”。
以CT为例,共涉及6000个零部件需进行全球采购,其中在中国本土培养的核心供应商已超过150家;其北京工厂的2000多个元器件已形成了由600多个本土供应商提供的产业链格局;无锡工厂已培育超300家本土供应商,均分布在以无锡工厂为圆心的200公里范围内,并由此构建了3小时快速响应的供货模式。
“这个数字在行业里是非常领先的,也就是说我们把国产供应链深度合作和运营已经做到非常深的水平,而且我们跟供应商的合作也不仅仅是采用它的零件,在工艺、材料、整体质量控制层面,我们会提供培训体系和质量标准。”GE医疗中国首席技术官孙旭光称。
崔晓波也向八点健闻分析,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是非常欢迎跨国企业将医疗高端制造落户到中国的同时,也把供应商迁移到中国,并构建本土供应链。“这样才能带动本土设备厂商包括零配件供应商的能力的提升。相比于简单的国内组装,当供应链搭建起来之后,是很难被替代的。”
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HI2K0V5J05457FUK.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