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超声诊断学知识点总结(胆道)
胆囊底部体表投影相当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交点处。胆囊宽2~3cm。
最常用体位——仰卧位;重要体位——右前斜位(详见P240)
胆总管直径0.6~0.8cm;肝总管直径0.4~0.6cm
一、 胆囊(gallbladder)疾病
1、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a、胆囊肿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胆囊壁伸展呈饱满状,轮廓线模糊
b、胆囊壁弥漫增厚>3mm;双边影(double- layer echo)
c、胆囊积脓:稀疏或密集分布的细小点状及絮状回声,呈云雾状;
超声墨菲征阳性(ultrasonic Murphy sign)
d、多伴有胆囊结石(嵌顿颈部)
e、胆囊穿孔时,可见胆囊壁局部膨出或破损,胆囊周围积液
注意:双边影——胆囊壁弥散增厚,其间出现间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形成胆囊壁的“双边影”
2、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
急性炎症反复发作迁延,多有胆石同时存在
a、胆囊壁增厚>3mm
b、胆囊内部回声改变,胆石或沉积性回声团
c、少数病例胆囊萎缩显示不清,合并结石: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WES:wall-echo-shallow)
d、胆囊无收缩功能
e、增殖型胆囊炎的壁显著增厚>1.5cm
随笔:
WES征:少数病例因胆囊萎缩,胆囊无回声区显示不清,仅可见胆囊区呈一弧形光带,后壁显示不清,为声影所占据,囊腔变小甚至闭合。如合并结石,可以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即“WES”征。
此图标识详见P244胆囊无回声区内可出现中等或较弱的沉积性回声团,呈团块状,乳头状或长条状,无声影,伴体位改变而缓慢流动和变形。这是陈旧、稠厚胆汁或炎性胆汁团的表现,反映其胆囊功能不全。常伴有结石强回声及声影。
3、胆囊结石(gallbladder stone)
典型的胆囊结石的三大主要征象:
a、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气体是不稳定的,与气体鉴别)
b、清晰的声影
c、移动阳性(与息肉鉴别)
胆囊结石的声像图分类:
一型(典型结石)、二型(填满型)、三型(小结石型、泥沙型)、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壁内结石(详见见P245、246)
鉴别诊断(P246)
a、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引起的胆囊假性结石
b、肠道内气体强回声团
c、胆囊内非结石性高回声病变(软组织肿瘤、凝血块、胆泥等)
d、胆囊内回声伪像
e、穹曲的胆囊颈等
4、胆囊癌(原发性胆囊癌 primary gallbladder carcinoma)
小结节型:乳头状,中等回声团,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好发于颈部
蕈伞型:覃伞型,肿块基底宽,边缘不整齐多发或单发
厚壁型: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局限型或弥漫型,表面不规则,多以颈体部增厚显著,与慢性胆囊炎不易鉴别
实块型:胆囊肿大,囊腔消失,不均质低回声实性肿块;CDFI:丰富血流信号可浸润肝脏、周围组织和肠管
鉴别诊断:见P249
5、胆囊良性肿瘤(benign gallbladder adenoma)
腺肌瘤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a、乳头状或圆形,高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基底较宽,偶有蒂
b、好发于颈部和底部,可多发
c、多不超过15mm;无声影,无移动;大于10mm结节,高度警惕恶性可能。
6、胆囊增生性疾病(gallbladder hyperplasia disease)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cholesterosis of the gallbladder)
a、常多发,体积小
b、乳头状或桑甚状高回声结节
c、不超过1cm
d、有蒂,或基底较窄
e、无声影,无移动
胆囊腺肌增生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
病理见P251、图9-18
鉴别诊断: 增厚胆囊壁内的小囊样结构是鉴别诊断的重要特征,详见P252
二、 胆管疾病
1、胆管结石(bile duct stone)
肝外胆管结石
以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多见
a、有结石的胆管一般都扩张
b、胆管腔内有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
c、强回声团与胆管壁之间分界清晰
d、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
e、胸膝位或脂餐后结石强回声团位置变动
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stone)
a、肝内循胆管的走向的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
b、结石强回声团沿左右肝管及段间肝管分布
c、结石阻塞部位以上的小胆管扩张,呈平行管征
d、肝大/结石梗阻的叶、段肝胆管以上的肝实质萎缩
注意:平行管征——结石堵塞部位以上的小胆管扩张,多与伴行的门脉分支形成“平行管征”(parallel channel sign)
2、肝外胆管癌
胆管癌好发于肝门部左右肝管汇合处、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壶腹部
a、声像图表现
(一)扩张的胆管远端显示出软组织肿块:
乳头型、团块型
(二)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截断或锥形细窄:
狭窄型或截断型
b、胆管癌的间接征象
病灶以上胆道系统明显扩张
肝脏弥漫性肿大
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有转移灶
3、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congenital cystic dilation of bile duct)※※※
病理:先天性胆管壁薄弱,胆道有轻重不等的阻塞,使胆管腔内压增高,扩大形成囊肿
分型:
Ⅰ型——最常见,胆总管囊肿型
V型——肝内胆管单发或多发囊肿,肝内胆管多发性囊状扩张症又称Caroli病,易合并多囊肾。
肝外胆管囊状扩张症声像图
a、胆总管限局性扩张,呈球形、椭圆形或纺锤形,可延伸至肝门或胰头
b、囊壁清晰,囊腔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大小和张力状态常有改变
c、囊肿与近端肝管相连(重要特征性改变)
d、肝内胆管一般正常或轻度扩张
e、胆囊通常被推移至囊肿与前腹壁之间
f、囊肿内可有结石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a、 囊肿沿左、右肝管分布,并与肝管相通
b、 肝内出现多个圆形或梭形透声暗区,亦可表现节段性或轻度的扩张
c、 囊壁呈边界清楚的高回声线
d、 有时合并肝外胆管囊性扩张
4、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d)
a、肝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
b、扩张的胆管内可见平行双线状的高回声带
c、多条蛔虫胆管内可见多条双线状平行高回声带
d、实时超声可见虫体蠕动
e、肝内胆管蛔虫,可见肝内胆道明显扩张,及其中平行双线状高回声带。存活蛔虫可见蠕动
f、胆囊蛔虫,可见胆囊内呈现双线状高回声平行光带
g、蛔虫死亡:虫体萎缩、裂解,不易识别
5、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
关于梗阻有无的诊断
1、肝内胆管扩张:
超声检查见到肝内胆管扩张是诊断胆管梗阻的重要标准。正常左右肝管的超声测量,其内径一般<2mm,>3mm提示扩张。
肝内的二级以上胆管受目前超声分辨率的限制,多数不显示。若肝内出现伴行门静脉支管径相似的管腔,形成“平行管征”,是肝内胆管轻度至中度扩张的特征。
肝内胆管重度扩张门脉支受压而显示不清,胆管极度扩张呈树叉状或呈“放射状”、“丛状”向肝门部汇聚;
肝门部肿瘤,胆管扩张更显著。
⒉、肝外胆管扩张:
肝外胆管扩张多为均匀性扩张,下段较上段,肝外较肝内明显。肝外胆管内径7-10mm为轻度扩张,10mm以上为中至重度扩张。
胆管扩张,管径与伴行的门脉相似时,肝门部纵断面可出现“双筒猎枪征”,是肝外胆管扩张较特异的征象。
肝外胆管发生梗阻后,胆管扩张先于黄疸出现。胆管不完全阻塞时,可出现“无黄疸性胆管扩张”
关于梗阻部位的判定
a、肝内胆管有无扩张
b、左右肝管有无扩张和连通
c、肝外胆管有无扩张。
d、胆囊有无肿大和其他病变
e、胰管有无扩张。
详见P258(要看)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9205751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