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互联

 找回密码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回复: 0
收起左侧

问题与思考:RIS/IRS-assisted ISAC,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感知一体化

[复制链接]

  离线 

发表于 2022-9-28 17: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写在前面:ISAC方向萌新,【ISAC通信感知一体化】微信公众号兼职小编,不做RIS/IRS,但是偶尔会看到一些RIS/IRS-assisted ISAC/DFRC的文章,就当是扩展自己的视野了。

本文主要来自我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智能反射面RIS与通信感知一体化有什么关系?视搬砖进度,会不定时更新。真想过着那种累了就看看论文,不累就写写论文的生活,可惜我还有数学考试 :-( 。
183011iaw37vau2d8v588t.jpeg
师弟拍(修)的可真好看啊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 ISAC

为了缓解未来网络频谱拥塞,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希望复用雷达的频段,其对应的模型就是雷达和通信频谱共存(Radar-Communication Coexistence,RCC),这个是雷达和通信从分离走向融合的初步阶段[1]。
进一步地,由于雷达与通信系统在硬件架构、信号处理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2],这就为雷达与通信走向深度融合、共用同一硬件平台提供了可能;并且,这样一体化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对现网的改动成本,不仅可以在通信中加入感知的功能,又可以帮助解决频谱拥塞的问题,这种成本与收益的问题也是很多运营商公司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这个概念下的就是雷达通信一体化的系统(Dual-Functional Radar-Communication system, DFRC),是雷达和通信基于频谱共用更高层次的统一。
雷达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过回波信号,去做目标检测、跟踪、参数估计等;如果在现网中加入雷达的功能,那么可以赋予下一代网络“看见物理世界”的能力,真正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映射,并有望在一些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新兴场景得到应用。
这里简单而又十分浅显地分析一下车联网场景,如自动驾驶、车辆编队,既有车辆间信息交互的通信需求,又有探测环境和获取准确且及时的位置信息的感知需求。对于感知环境来说,主流做法应该就是基于视觉或者基于雷达获取环境信息:

  • 基于雷达信号的车联网感知与现有的基于视觉的图像识别、预测有所不同,大多数learning的算法对算力的要求较高,需要提前进行一些模型训练,并且环境参数改变以后,模型的可扩展性也有限。毕竟也不太可能,把全世界的街道场景,都拿来训练一遍;
  • 同样,基于纯通信系统的波束追踪(Beam Tracking)也需要巨大的波束训练(Beam Training)开销[3];
  •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可以帮助解决以上问题,即基于传统通信系统的软硬件架构(没有对算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雷达的回波获取目标(Target)的信息,来辅助通信,并帮助降低波束训练的开销(0开销)
以上只是一个我感受颇深的一个通感一体有前景(future promising)的用例。
那么,我们不妨把“获取目标位置信息”这个概念扩展一下,格局打开。
183011bmooptp0pw97846t.jpeg
我们不再局限于雷达和通信的共存或者一体化,而是将雷达感知的概念更一般化,可以是频谱感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感知、wifi感知健康检测等,甚至是全新的目标跟踪和通信的概念,而这些功能可以是基于雷达,但也可能是基于其他系统来完成的。
“爱赛克”,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 (ISAC),由此诞生[4]。
在通信系统中加入感知的功能,既可以通过一体化获取集成增益,又可以可以实现通信和感知的互惠互利获取协作增益[5],这将会为传统无线通信领域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于是,做通信的学者们,开始学习雷达的知识,从目标检测到参数估计,从检测概率到克拉美罗下界。
RIS-assisted ISAC[6] in mmWave

另外一方面,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主打低成本、可重构信号传播环境,也被认为是未来网络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毫米波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从低频到高频不断演进的产物,对于通信是大带宽,对于感知来说是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对于通感一体来说是&#34;pencil like&#34;的波束,精准定位和通信,是一个背景。如果我们没有利用到毫米波信道的稀疏性、波束&#34;pencil like&#34;的特性,或者没有解决毫米波下ISAC/RIS的衰减等问题,个人觉得毫米波在这里应该就是一个大的背景,或许换成太赫兹啥的也不影响分析。
RIS可以通过反射元件调整经过RIS的级联链路的信号相位,与其他链路在接收端的信号相位对齐/对消,实现有用信号的增强/有害信号的削弱。单独这么来看,RIS和ISAC的结合,至少和sensing的结合是没有必要的,因为RIS是为了让信号在接收端有增强/削弱的作用,而对于单站感知场景下的雷达来说,感知功能是通过接收“目标”的回波信号(echo signals)实现的,是自发自收的。况且,经过RIS的信号,对于雷达来说是“干扰”(雷达里面一般将不感兴趣的目标称为杂波,Clutter,是希望抑制和规避的)。
当然,理想情况下,大多数文献还是认为RIS可以作为一个感知的“中继”。在单个Target,且无遮挡的情形下,ISAC基站会发一体化的波形,但是收到两路的回波,如图所示[7]:
183012d2saw5yflbuzfd12.jpeg
RIS-aided DFRC system

1)ISAC基站-RIS-Target-RIS-ISAC基站;
2)ISAC基站-Target-ISAC基站;
当ISAC基站-Target这一路被遮挡,即视距链路(Line of Sight,LoS)被遮挡时候 ,1)的作用得以体现,这也是我个人认为RIS放在ISAC中比较有前景的一个方向,即解决非视距(Non-LoS)情况下目标感知和参数估计问题。
但是经过1)模型的信号足足有4跳,新的问题来了: Q1:这样经过4跳的信号衰减对于雷达感知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用;
Q2:假设有用,考虑两个最基本的雷达感知应用,即测距和测角,它们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的相位差。那么经过RIS的信号相位已经改变了,这个时候测距和测角都会有一定的模糊。一种补救的方法,是基站和RIS同步信息,ISAC基站经过Backhaul与RIS链接,知道经过RIS信号跟原信号的变化关系。这样,ISAC基站可以再重新计算感知信号,原有的感知理论将需要修改或重新建立,这个也蛮有意思的,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另外一个思路是,就是RIS那里放一个控制器和处理单元,在RIS那里就可以做感知。
问题又来了:自带控制器、自带处理单元、甚至是自带射频,那么RIS和基站的区别又不明显了
......




目前看到的对RIS-assisted sensing的模型总结比较全面的是文献[8],不过似乎没有看到通信的功能,截图如下
183012yobccizv1ovbtzib.jpeg
Different sensing systems with/without RISConclusion

可以预见的是,RIS-assisted ISAC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但可能需要研究者们想一些这种场景下“独特”一点的研究问题,例如ISAC基站-Target没有LoS链路,以及多跳下对Target感知时候感知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还有RIS-assisted双站感知下,利用RIS对于ISAC基站的杂波抑制等。
趁着 2nd IEEE JC&S卡住没声来更一波,今天JC&S的开篇论文就是RIS-assisted ISAC,后面原文出来了,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看一下,模型也正是如前所述,其他观众的观点也和我大概类似,摘录如下:
Regarding first paper:” A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Your future work includes the multi-user, multi-target,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if you add non-line of sight scenario as well?
——by Hadi Alidoust•16:46
183013wj77v5e78d5mndem.jpeg
JC&amp;amp;amp;S 研讨会(线上)聊天框截图部分ISAC综述和RIS-assisted ISAC的工作我放在文末,供参考 :-)
知乎老规矩:ISAC萌新,不做RIS哈,只是浅谈一点自己的感受,求轻喷......
参考


  • ^刘凡, 袁伟杰, 原进宏, 等. 雷达通信频谱共享及一体化: 综述与展望[J]. 雷达学报, 2020, 10(3): 467-484.
  • ^Zhang, J. Andrew, et al. &quot;An overview of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joint communication and radar sensing.&quot;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 (2021).
  • ^Liu, Fan, et al. &quot;Radar-assisted predictive beamforming for vehicular links: Communication served by sensing.&quot;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19.11 (2020): 7704-7719.
  • ^Liu, Fan, et al. &quot;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 Towards dual-functional wireless networks for 6G and beyond.&quot; arXiv preprint arXiv:2108.07165 (2021).
  • ^Cui, Yuanhao, et al. &quot;Integrating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 for Ubiquitous IoT: Applications, Trends, and Challenges.&quot; IEEE Network 35.5 (2021): 158-167.
  • ^Wang, Xinyi, et al. &quot;Joint waveform design and passive beamforming for RIS-assisted dual-functional radar-communication system.&quot;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70.5 (2021): 5131-5136.
  • ^Liu, Rang, et al. &quot;Joint Transmit Waveform and Passive Beamforming Design for RIS-Aided DFRC Systems.&quot; arXiv preprint arXiv:2112.08861 (2021).
  • ^Shao, Xiaodan, et al. &quot;Target Sensing with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quot; arXiv preprint arXiv:2201.09091 (2022).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7725257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醒:禁止复制他人回复等『恶意灌水』行为,违者重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gister]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한국 사람 日本語 Deutsch русский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ench

QQ|RSS订阅|小黑屋|处罚记录|手机版|联系我们|Archiver|医工互联 |粤ICP备202117809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0-18 20:29 , Processed in 0.257623 second(s), 6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