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
今年以来,乳山市紧密围绕“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目标要求,强化中医药建设,持续改革创新,优化服务体系,彰显中医特色,营造健康氛围,全市基层卫生工作和中医药事业取得新发展,为保障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民生工程
中医药特色内涵建设明显强化
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的工作方向,注重资源配置优化,加快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目前中医院已建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在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在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重点和特色专科覆盖面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建立医共体影像远程会诊中心。积极探索“互联网+医学影像服务”模式,依托市中医院成立了医共体影像远程会诊中心,作为牵头医院带动成员单位的影像学科发展,通过现代数字化医疗设备和云平台技术,向上利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和教学资源,向下连接医共体基层成员单位,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实时教学,实现互联互通,正式开启“基层检查、远程影像、实时诊断、专家把关”远程三级诊疗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齐鲁医院为中医院远程影像会诊疑难病例200余例,中医院完成基层远程影像会诊1100余例。
建立中药集中配送中心。优化各医疗机构中药房分散服务管理模式,依托市中医院建立覆盖全市的相对独立的中药配送中心,通过一体化集约管理,严把中药饮片源头供应质量关、入库贮存条件关、处方流转审核关、煎煮环节标准关、配送环节时效关“五个关口”,创新“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便捷中药饮片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以来,配备中药饮片500余种、智能煎药机18台,累计配送中药饮片30余吨,服务群众2.18万人次。同时,在广泛征集有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名家验方的基础上,创新推出7种中药代茶饮,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目前首批三个品种已于4月1日在门诊药房开始销售。
以改革创新为着力点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推动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迭代更新。开展适宜技术培训。创新性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综合培训,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0余次,为基层打造技术团队,筑牢“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人才基础,切实营造“中医强基层、基层强中医”的浓厚氛围。
积极开展中医技术服务项目。今年以来,各医疗单位拓展了督灸、艾灸、电针、推拿、雷火灸、穴位敷贴、小儿推拿、拔罐、温针、腊疗、磁热、芒针、小针刀、放血、火针、刺络放血、耳穴、浮针、穴位注射、中频电治疗、针刺红外线、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放血疗法、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脐灸、三伏、三九贴、刮痧、埋线、熏洗、眼针等30余种中医惠民项目。
中医惠民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又带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使镇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真正做到惠民、便民、利民。银滩医院建成的针灸推拿理疗区域次中心,以及夏村镇卫生院的中医综合治疗室,大大提升了基层医院的中医诊疗水平,推进中医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持续改善群众就医获得感。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积极拓展中医日间病房、门诊非药物治疗、住院患者中西医联合查房等多种诊疗形式,满足群众不同层次中医药服务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强化服务流程再造,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以能力建设为突破点
全面强化内涵建设
主动适应中医药新形势新变化,持续强化软硬件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人才队伍,有效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开展专项培训,加速中医药人才建设。组织各基层医疗机构临床骨干参加“西学中”培训、中医药专业技术骨干参加省级进修培训、中医师参加第二批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中医骨干参加全省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中医师参加威海市膏方和急症质控中心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加快推动中医药信息化改造升级。实现信息管理HIS系统、检验科实验室信息LIS系统、医学影像PACS系统以及电子病历ERM系统同时上线,顺利通过中医电子病历四级评审和Ⅱ期建设目标验收,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加快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工资核算、公立医院考核评价、DRG付费病案智能审核等关联软件开发,准确分类职能科室、工作站数据管理流程和分析利用工具,管理效能明显改善。
以惠民利民为落脚点
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担负起中医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组织开展健康巡诊。组建涵盖内、外、针灸等多科室医疗骨干的专家团队,面向社区、村开展大型义诊巡诊,让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下到基层。截至目前,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大型义诊活动30余次,普惠群众6800余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开展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印发《乳山市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实施方案》,依托各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立“艾灸体验馆”或“艾灸体验室”,目前已免费体验并发放惠民礼包近2万套。为基层打造技术团队,筑牢“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人才基础,切实营造“中医强基层、基层强中医”的浓厚氛围。推动中医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防治体系,为疫情防控贡献“中医力量”。
来源:http://sd.people.com.cn/n2/2021/1125/c400453-35022336.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