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当身体某些部位有病变,而且不能明确病变性质的时候,通常临床医生会通过切除、钳取或穿刺吸取该部位病变组织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那么,病理检查项目究竟有哪些?具体如何操作?今天来为大家逐一介绍。
01
常规组织病理检查
临床医师送检病变标本,病理科技师接收到组织标本后,将其编号,经过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及封片等一系列处理之后制成病理切片,然后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对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后,给出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来确定病变性质及类型。这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02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是将手术当中切下来的病变组织在-20摄氏度左右冰冻切片机中迅速冰冻,然后切片、固定、染色及封片等多个环节处理后,制成HE切片供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迅速作出病理诊断,一般整个过程在三十分钟以内完成。主要用于在手术过程中明确病变性质(肿瘤/非肿瘤、良性/恶性肿瘤),其次了解恶性肿瘤的扩散情况,是否浸润相邻组织,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切缘干净与否等,从而指导手术医生决定下一步的手术方案。所以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危急时刻显身手!
03
细胞病理检查
主要是针对细胞标本的检查,通过对痰液、尿液、脑脊液、肺泡灌洗液、内窥镜刷片、胸腹水、宫颈脱落细胞及细针穿刺吸取(FNA)技术等细胞学标本的检查,判断其中有无肿瘤细胞。比如我们平时常见的宫颈癌细胞学筛查,即通过观察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宫颈有无癌及癌前病变,从而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更容易脱落,取材范围广,损伤很小或无损伤,经济、快速、安全,通常有较高的阳性率,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肿瘤普查,可对人体多种恶性肿瘤起到初筛作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04
免疫组化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全称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作为病理诊断工作中常用的一门技术,在常规组织病理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常要用到它,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即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已知的、带上了能与显色剂结合基团的抗体,检测未知肿瘤细胞内的抗原,从而达到明确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明确肿瘤恶性程度、明确肿瘤进一步病理分型、明确对原发病灶不明的转移癌,同时还可以为临床提供肿瘤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帮助判断患者预后。因此,免疫组化技术是病理科实验室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病理科医师做出精准诊断最重要、不可或缺的武器。
05
特殊染色检查
特殊染色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相应的成分进行染色,以便了解与明确组织或细胞中正常结构或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物质、病变或病原体等的一种病理学技术。目前特殊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应用,如鉴别或确认各种组织(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等);鉴定或区别各种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糖原、黏液、脂肪、淀粉样物质等);’某些病原体或者微生物的诊断和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等);某些特殊类型肿瘤的鉴别等。虽然特殊染色技术诊断作用相对较小,但是在某些疾病诊断中仍具优点,可以作为补充诊断技术。
06
分子病理检测
也就是体内基因的检测,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病理诊断技术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精准治疗的需求,于是分子病理应运而生。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分子病理可以帮助医生找到确切病因,制定具有个性化疾病的预防和精准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必备手段,也是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目前开展的技术有:原位杂交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高通量测序(NGS)、循环肿瘤细胞(CTC)及流式细胞技术等。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能否接受具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疗提供关键的依据,从而可以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图文:胡名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徐国蕊
编辑:梁嘉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