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中稳压调节阀冰堵故障的应急处理
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因其供气流量大、安全、经济的显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液氧中心供氧系统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液态气源氧气首先经液氧罐一级气化减压,形成液态+气态的混合形态的氧气,再经汽化器二级气化,形成完全气化形态氧气,通过减压装置(即稳压调节阀)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保持中心供氧系统各组成单元的稳定运行,时刻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其中稳压调节阀是管路中氧气获得稳定传输的核心部件,了解稳压调节阀的工作原理,掌握在其出现突发冰堵常见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方法,使稳压调节阀功能迅速恢复正常尤为重要。笔者根据维修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就稳压调节阀出现冰堵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氧气稳压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医疗氧采用深冷分离法将大气中氧气分离,经多次压缩和冷却,再经过-183℃低温处理,使气态氧转变凝结成天蓝色、透明的易流动的液态氧。反复精馏提纯净除灰尘和杂质、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再压缩气化直接充灌氧气瓶或贮存在低温液氧罐(杜瓦罐)内,常见为大型立式储氧罐,氧气瓶、低温液氧罐、大型立式储氧罐为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提供气源。氧气稳压调节阀(见图1)是为氧气管网特殊设计的专用阀门,广泛应用于医用中心供氧工程的管网中。
图1 稳压阀示意图
氧气稳压调节阀由阀体、阀座、针形阀、波纹管、弹簧、手柄、阀杆等组成,除弹簧外,氧气稳压调节阀制造材料均选用黄铜。当液态氧经输送管道和汽化器过程后,液态氧气化成了气态氧气,输入氧气稳压调节阀进气口内部,经过由针形阀和阀杆、波纹管、弹簧组成的联动式气体流量自动控制通道,手柄与气压调节区弹簧(波纹管)组成压力调节系统,这样从一接通气源,通过阀杆、针形阀的轴向几次来回移动,就能以所需的出口工作压力正常供气,并能在进气压力变化时,也通过这样的动作使出口压力恒定在一定值上,起到减压稳压作用,经出气口输出的可调恒压气源压力标准一般为5kg/m2。
冰堵故障的成因和应急处理方法
根据药典2010版氧《医用氧》标准规定,医用氧纯度≥99.5%,医用氧气源为高纯度、不含水分等杂质的氧气。但由于医院中心供氧系统氧站在更换气瓶(罐)或大型立式储氧罐接驳液氧输送槽车管路时,输气软管须从气源卸下进行接驳,导致输气软管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空气中的水分混入液态纯氧进入输送管道中。当输氧管道内水分凝集到一定程度,由于液态氧经液氧罐一级气化减压,形成液态+气态的混合形态的氧气,再经汽化器二级气化,形成完全气化形态氧气,因传输气化减压过程氧气仍处于摄氏零度以下低温状态,氧气通过减压装置(即稳压调节阀)时,输送管路中含有的水分可能会形成结晶,使稳压阀内针形阀、阀杆冰冻凝固粘结,正常移动受阻,使得自动移动调压失效,送气压力下降,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中稳压阀(包括杜瓦罐本身自带减压阀)的上述冰堵故障现象,在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运行中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医院用氧安全。针对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中稳压阀(包括杜瓦罐本身自带减压阀)的冰堵故障现象,采用在中心供氧系统供气站内装设自来水喷淋装置,或从医院病房24h热水管路引入热水源,可杜绝系统冰堵现象的发生。当系统出现冰堵,产生稳压阀(包括杜瓦罐本身自带减压阀)供气故障时,打开自来水(热水)喷淋装置,对准冰堵部位持续喷淋,一般情况下,自来水持续喷淋约15min,热水持续喷淋约8min冰堵现象即可排除。
通过稳压调节阀出现冰堵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分析,表明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中,氧气稳压阀工作状态的日常监控是医院氧站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根据系统氧气稳压阀出现冰堵的成因分析,在氧站内增设上述简单有效的自来水(或引入医院热水)喷淋装置,能杜绝系统供气设备冰堵现象的发生,保障医院医疗用氧供气安全。
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