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常识与防护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46号令)规定中,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上述四类放射诊疗分类中以X射线影像诊断最为常见,如普通X射线影像诊断、DR影像诊断、CR影像诊断、CT影像诊断、牙科X射线诊断、乳腺X射线诊断等。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出于放射防护目的,依据组织效应与剂量间的关系,把由电离辐射诱发的生物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前者不存在剂量阈值,但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诱发肿瘤的概率会上升(线性无域假说,ICRP以该假说作为制定辐射防护卫生标准的依据);后者在辐射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组织的损害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一次X射线摄影的受照剂量约为10mGy,CT检查受照剂量约为50mGy,ICRP基于大量的组织反应资料后,在2007建议书中作出如下判断:在吸收剂量低于约100mGy的范围内,组织不会在临床上表现出功能损伤(确定性效应)。
X射线诊断的原理
X射线一般由通电钨丝发射的电子在高压(kV)电场中加速,进而轰击靶材料产生。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且不同组织的穿透本领不同。利用该特性可取得人体内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用于诊断疾病。
降低辐射影响的方法
1.降低辐射实施的技术措施
X线机的固有安全防护性能是X线防护的最重要环节。球管管套、遮光器应不漏射线,窗口装有铝滤过板,有用线束进入患者皮肤处的空气照射量率应小于6R/min(伦琴/分)。放射工作人员在符合诊断要求以及达到一定图像质量前提下,可以通过“高电压,低电流”的基本思路调整曝光参数以减少照射量,选择合适的曝光光野范围可有效减少非投影部位的照射。
2.应选择适当的站立位置
射线辐射剂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利用增加术者与辐射源(即球管焦点)和散射体(即受检查)的距离,减少术者所受辐射剂量,距离每增加1倍,辐射剂量减少3/4。在放射诊断检查中陪护人员应注意做好辐射防护工作,如X射线拍片时站立位置在能照顾患者范围内尽可能远离射线球管,CT诊断陪护人员可站立于扫描机架两侧,以降低辐射影响。
3.缩短X线照射时间
尽量缩短×线的辐射时间。在介入手术前要拟订严格的操作程序,了解患者的有关资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曝光。术中操作的累计曝光时间不应超过30min,优化最佳投照条件,避免重复照射。
4.防护用品的使用
GB16348-2010中规定在检查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受检者的非投影部位进行屏蔽防护,以减少眼睛、乳腺、活性骨髓、卵巢等放射敏感器官的照射。正确地使用防护用品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X影像诊断、CT影像诊断患者个人防护用品应有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口腔CT应有铅橡胶帽子、大领铅橡胶颈套等。若能购置防护屏装置,将能大大提升效率和防护效果。
5.谨慎对特殊人群实施放射诊断
辐射特殊人群主要指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对以上人群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尽可能使用与计划照射相关的受检者先前已有的诊断信息和医学记录,以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对育龄妇女应先问清是否已经怀孕并了解月经情况,检查宜限制在月经来潮后10天内进行,对月经期间的妇女,除有证据表明没有怀孕以外,均应当作孕妇看待;对年轻妇女特别是20岁以下的妇女应慎重使用乳腺X射线检查。
对孕妇的X射线检查应向受检者说明可能的危害,在受检者本人知情同意且本人或直系亲属签字后才可实施此类检查。孕妇分娩前,不应进行常规的胸部X射线检查。
放射剂量分析管理系统
目前,国内外有部分机构针对放射剂量投入大量科研,旨在为医院,教学,临床科研人员提供系统工具支持。成果最终服务于医、患。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放射剂量估算分析
针对放射影像检查项目(DR/CT/MG)进行有效剂量、器官剂量、病人累计剂量的估算与分析,并提出预警。
2.放射剂量估算分析
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可针对不同检查设备、检查项目、曝光参数进行放射剂量估算,合理调整不同设备或不同人群的检查条件,降低辐射剂量。
3.大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放射检查数据的自动批量处理,为现代化医院的放射科运营和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持,优化放射检查的分配和流程,提升科研能力和产出水平,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层次。
页:
[1]